也许,你印象中的包拯是这个样子
又或许是这个样子
(《少年包青天》中的包拯)
总之,通过电视剧《包青天》、《少年包青天》等电视剧,大家印象中的包拯长这样:面黑如炭,额头上有一轮弯月。
但前段时间,电视剧《清平乐》却出现了一位这样的包拯,不少人齐呼不符合历史。
那么,包拯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实,北宋名臣包拯并不黑,反而是个清瘦的白面书生。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白面书生”。 史书记载包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而且,安徽的包公祠中的石碑以及故宫里的“包拯画像”,包拯其实是一个清瘦敏锐的书生形象。而包青天的黑脸形象是在元朝的时候才有详细的记载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元曲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包黑炭其实是一种艺术形象,黑面弯月代表着即使暗夜无光,也有一轮明月守护正义。
“包青天”。包拯以“公正廉洁”著称,不害怕得罪朝堂权贵,终身按照着刑法律例来裁决案件。包拯给后世子孙留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可见,包拯实不负“青天”之名。
“包弹”。包拯有个外号“包弹”。史载包拯常常犯颜直谏,丝毫不顾皇帝颜面。时有仁宗宠妃张贵妃为其伯父张尧佐要官,仁宗答应了,包拯却认为张尧佐才不配位,硬是进谏,仁宗只得作罢。包拯屡屡进谏,唾沫点子横飞,仁宗只得以袖遮面。
不管白面,还是黑面,包拯都是当真无愧的好公务员。
(以上图均源于百度,材料来源于《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