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有不少帝王将相都想吃到一种长生不老药一样,从古至今不少人都在期待一件事:有种药吃了会让我变聪明。有吗?《考试脑科学》这本书告诉我们:确实没有这种药,但却有让我们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可能有亲要问了:真的吗?是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们的记忆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我们学习的内容只有从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才算真正记住了,学会了。怎么才能把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在短期处理区域,长期记忆在大脑皮层。在这个短期的处理区域和大脑皮质之间,有一个把关的人,就是海马体。海马体负责筛选,这个信息如果值得放在长期记忆的地方,就存下来;如果不值得放,搁在一边,忘了就行了。
那么大脑会把什么东西放在长期记忆的部分呢?原则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这件事是不是对生存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原始的大脑判断一个东西要不要被长期记住,就是看它跟我的生老病死有没有关系,它跟生活的危险有没有关系,它能不能让我更好地活下去。可是我们的英语单词、诗歌、历史年代等知识跟生存没有多大关系,那我们怎么记住呢?那就是通过反复输入,就可以骗过海马体。但这样我们会很累的对吧,大家知道,我们人类都有惰性,不要着急,书中还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
1.保持一颗童心。
我们的大脑中出现一种脑波θ波时,就可以减少复习的次数,有θ波时,复习一遍的效果与正常情况下复习十遍的效果基本一样。θ波是“好奇心”的象征,当我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时,记忆会增强哟!你知道吗?3岁前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基本上相当于3岁后后掌握的词汇量的总和。就是那时的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什么都是那么有趣。所以,如果我们对知识充满好奇,会更快记忆哟!
2.情绪记忆。
大家现在能回忆起来的事情都是什么事呢?是不是都与情绪有关,快乐的、悲伤的等,男人这辈子的几大喜事是什么:洞房花烛也,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这几件事是不是都与情绪有关啊?人生中大喜大悲之事我们经历不忘,对吗?
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包括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下学习,我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多鼓励、表扬、赞美孩子,像院长所说:鸡蛋里挑骨头地夸奖孩子,不但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有价值感,更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反之,如果我们打压、责骂孩子,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不但不会对学习感兴趣,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也不利于记忆的。
另外,这本书还讲到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狮子学习法。就是说我们在适当的饥饿的情况下和边走动边学习,可以提高记忆的。也就是说从脑科学的理论来讲我们最好在早、中、晚饭前学习更好,此时记忆力翻倍哟!
还有一个“莫扎特效应”告诉我们:听莫扎特音乐也可以让我们变聪明哟!这是科学实验而得哟!
其实两年前就在“樊登讲书App”听过了《老师脑科学》这本书, 以上方法我也有试过,真的很有效果。懂得一点脑科学真好!可以更科学地学习,更科学用脑。今天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