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捧红了两个年轻人,李诞、池子。
李诞爆火后,网友们挖出了他“背后的男人”——王自健。在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的舞台上,主持人王自健时常调侃自己“唯二的朋友”,这个人就是李诞。
2015年3月,池子第一次登上北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的舞台,之后几乎每周必去 。5个月后,李诞发现了他,并带池子来到上海,登上了《80后》的舞台。
因此有不少人觉得,池子的成功是因为遇到了伯乐李诞,而李诞的成功是因为遇到了伯乐王自健。
于是以此类推,自己还没有成功,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个赏识自己才华的伯乐。
依依就是这样一个努力寻找伯乐的人,于是她总在抱怨自己的上司太无能,从未给过她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个接一个的无效提案,我的才华都要被磨光了!他就不能找到个靠谱点的甲方,好好让我锻炼一下?”
聚会的时候,依依又倒起苦水来,接着扭头看向小蓓,一脸嫉妒地说,“什么时候把我介绍进你们公司啊?你老板多好,这三年工资都给你涨了三倍。”
“哦,我帮你留意一下”,小蓓搪塞了一句,就迅速填了一大口米饭堵住自己的嘴,以防止依依继续逼问。
“真是塑料姐妹情”,依依挖苦了一句,识趣地切换到了别的话题。
不是小蓓不帮忙,而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了三倍工资所付出地努力,是依依打死也不愿意的。
小蓓刚毕业的时候,稀里糊涂地进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听着行业高大上,可前期刚开始挖掘用户的时候,小蓓说自己跟街上那些发传单的小妹没有区别,只不过把她们口中的“健身游泳了解一下”换成了“这款APP不错哦,麻烦您下载一下。”
3000块的基础底薪领了大半年,让她唯一咬牙坚持的理由就是,不能轻易跳槽,至少要在人生的第一家公司待满一年。
可是3000块的工资确实不够花,为了能多赚点钱,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各种新奇的推广招式。比如利用自己前学生会主席的“余威”,把APP推荐给自己的学弟学妹。比如上微博给目标用户发私信,像大海捞针一般寻找“有缘人”。
七个月后,她的推广工作才渐渐步入正轨,有了固定的增量用户。然而这时候她也没闲着,返回去做调研,并把用户意见反馈给了老板,催着产品部做优化。
正是这时候,小蓓的老板发现了她的潜力,第一次给她涨了薪水,并把她调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指导。
然而老板可不是老师,才不会循循善诱地手把手教学。
小蓓的老板指导她的方式,就是不断丢给她一个接一个难题,让她背上了巨大的压力,逼着她快速成长。
合作方出了岔子?你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奇葩用户骚扰投诉?你自己去琢磨这事该怎么处理。
那时候小蓓天天加班,聚会都很少出现,也因此逃过了不少依依的抱怨。但那段时间,她的成长速度却是肉眼可见的,偶尔看见她接电话,就能明显感受到她从一开始的慌乱,慢慢变得沉着、镇定。
就这样干了三年,小蓓的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她的薪水也越涨越高。今年还听说她推掉了几个猎头的介绍,对方开出的薪酬一个比一个高。可是小蓓说,比起薪酬,她更看重成长,因为待在这家公司还能学到更多东西,所以她暂时还不能离开。
也是因为这样,依依坚信小蓓是真得遇到了伯乐,“不然她怎么会成长那么快?明明刚毕业的时候,我们明明没什么差别。”
于是,依依的工作重心全变了,她不再关心自己是否成长,而是专注地寻找自己的伯乐。
一年又一年,伯乐没找到,我们却发觉依依越来越浮躁,工作也变成了应付差事。
诚然,能遇到一个可以共谋富贵的伯乐是一大幸事。然而,如果为了寻找伯乐,而停下了自己成长的脚步,这实在是舍本逐末。
更何况,人不是马,需要他人慧眼识珠。人可以自由表达,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优势。
就像小蓓,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打动了上司。就像李诞和池子,把自己从幕后推到台前,用自己的才华打动了一大批观众。
醒醒吧!根本不会有伯乐来帮你。
但是,你可以成为自己的伯乐!
你可以把繁琐的小事理出一些头绪,可以把枯燥的任务执行到极致,可以把别人做不到的创意努力变成现实。
伯乐挑选良驹,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领导上级提拔你,也是想找一双得力的左膀右臂。
当你学会了挖掘自己的才华,把那些埋在土堆中的金子暴露在地表,自有淘金者蜂拥而至,进一步开发你的价值。
如何像李诞和池子一样,找到自己的伯乐?
答案是,你得先成为一个才华光芒万丈的人!
END.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