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又名克莱斯特彻奇,是南岛最大的城市;也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最大城市奥克兰和首都惠灵顿。我们的旅行便从这里开始。
说到基督城,比较出名的是2011年2月22日的那场里氏6.3级大地震(以下均简称为2.22大地震)。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前也有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地震。
不过这次地震的破外力巨大,堪称是新西兰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新西兰总理把2011年2月22日定义为“最黑暗的一天”。加上有华人同胞遇难,国内各大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不少人也是通过这场地震才认识了基督城。
在经历大地震相伴的上千次余震后,同年12月22日,基督城再遇5.8级地震。好在这一次没有给已是满目疮痍的基督城造成第二次重大伤亡。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日本人对地震习以为常,看来基督城的居民也早已熟练掌握地震自救逃生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做到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通过新闻我看到,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余震,人们并没有慌乱,奔跑和尖叫;而是在第一时间躲进桌子底下,等地震结束再井然有序走出办公室。
如果不知道这是真的地震,还以为是一场普通演习呢。
可能大家要问了,重灾之后,很多景点已经被破坏,城市还在重建中。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城还值得去吗?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的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我们的飞机于早上9点准时抵达基督城国际机场。按照约定信息,我们将在10:30在二楼出口处汉堡王门前与导游汇合。拿完行李,我们便冲上二楼寻找汉堡王。好在基督城机场就一个出口,而且也只有一个汉堡王,非常醒目不容易错过。
在成功与导游接头后,我们团一行40多人坐上大巴,开始第一天的旅行。在机场开往市中心的路上,导游和我们介绍了基督城的历史和现状,自始至终话题都没有离开2.22大地震。导游告诉我们,自从那次大地震后,很多人离开了基督城,搬去惠灵顿和奥克兰。
我们好奇地问导游,那基督城现在已经变成空城了吗?他说,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比如这两年引进了大量的建筑工人。在那次大地震后,考虑到几乎所
有房屋结构均遭到破坏,政府为保证居民居住安全,宣布要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对现有建筑重新审核,分别贴上红黄绿三色标签。红色代表要拆,黄色代表可以
修,而绿色则代表没有问题。
结果就是城市现存的建筑中,10栋房子里有8-9栋不是要拆就是要修,楼层太高,超过6层的也要拆。导游说,等到了市中心你们就会看到,几乎到处都在修房子。
基督城市区离机场并不远,大约20分钟左右车程。导游把车停靠在市中心的艾芬河边,让我们走过桥头,去看看市中心和最著名的基督城大教堂。
我们漫步在基督城街头,却有种身处大英帝国的错觉。基督城有一种浓浓的英国味儿。
身边不时路过这样具有英伦风情的复古电车。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大家坐上电车,体验一回半小时的“环城之旅”。
走着走着,发现眼前的风景与之前有些不同,路两边房屋的脚手架越来越多。再到后来越走越荒凉,仿佛走到了建筑工地,满地碎石子。
我和爸爸环顾四周,这哪里有导游口中的的大教堂?连个影子都没有。我们都有点想回车上休息了,但是团友们都在往前走,我和爸爸说我们再走走吧。
于是,我们看到了传说中著名的大教堂,一瞬间心情变得非常沉重。裸露的砖块和断壁残垣是地震给这座城市留下的伤疤,而现在它正赤裸裸地暴露在游客面前。
我在网上找到了地震前后大教堂的照片,再与我们所看到残骸的作一下对比。
地震前完整的哥特式基督城大教堂全貌
2.22大地震后,教堂左侧建筑被拦腰震断
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大教堂在2010和2011年的数次地震中连续遭受破坏,几近全毁。随后曾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厄运,又几经波折才最终被保留并得以修缮。
教堂前的几幅老照片,默默讲述着大教堂广场曾经的辉煌。如今,站在相同位置环顾四周,图上有些建筑还在,有些已经不在了。
我对于基督城的印象,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地震与重建。由于所处地震带,基督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与地震联系在一起。地震给基督城带来创伤的同时,也倒逼城市提高建筑安全性和抗震能力,从而变成一个更安全的居住地。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基督城历史上的一次次被毁灭,一次次又被重建便是最好的诠释。
如果说基础设施的修复用钱和劳动力能够得到解决,那么经历过数次灾难,精神上承受着压力却依旧没有放弃,愿意继续留守并修复这片土地的人民更值得被尊敬。
眼前的基督城,是一座城,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