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走进教室,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教室里的电子白板全部焕然一新,装上了目前最先进的智慧黑板一体机。智慧黑板一体机里面的功能更加强大,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视、音响于一体,具备书写、批注、同步交互、多媒体远程视频等功能,融合高清显示、人机交互、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这样好的东西给教室里装上不用,真的很可惜,所以,几乎每节课,我都会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以便让它在课堂上发挥作用。
通过近段时间的使用和在听课过程中看到其他老师的使用,让我对语文课堂上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有了一些思考:
1.方便但不等于放心。现在随着课程资源获取的渠道变广,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教师上课所用的教案、课件等资源很多也用起来很方便。但我们不能为了方便而盲目使用。每个教学课件都有好的方面但也有许多问题,由于我们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所使用的课件不一定适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不一定适用于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老师若要使用教学课件,还是要提前进行精心备课,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备课内容来对自己课堂上将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做取舍或修改,不能全盘接收并使用于课堂,这有可能会让课件牵着老师的鼻子走,让学生接收到错误或者单一的知识信息,也会让学生的思维被课件所局限。比如:好多教学课件中对于课文重点句段的感悟理解,都会直接给出答案,若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读课文,再出示课件,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就让学生失去了自读自悟,大胆表达感受的机会。语文阅读体验,一千个汉姆雷克,可能会有一千个阅读体悟或感受,教学课件的不合理使用,可能会阻碍学生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的提升。
2.省时但不能省写。智慧黑板的使用,使得老师不用再自己用粉笔在黑板上面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各种内容写出来了,书写的过程完全可以省略。直接使用智慧黑板刷一下,就换到了下一页,而这些内容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费多大的力气去制作。往往在网络上就能够找到,或者即便是自己制作的,也都是可以在电脑上敲出来的,工作量就小很多了。这样在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此前在黑板上看到的各种信息都是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这时候延续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学生的记忆也就会随之加深。而且,如果我们在使用黑板板书的情况下,老师写完这一黑板,这些内容全部都留存在此处,别的不懂的学生可以继续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懂的学生他们可以看着我们新的书写的内容,所以这就可以给学习进度不同的同学们一个缓冲的时间。若只使用智慧黑板,要么就所有的同学都留存在此页,大家都思考这一页的问题。要么就换一页,大家都思考下一页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同学,更加跟不上进度了。所以,在使用教学课件的同时,建议老师们还是要把重要的知识点书写在黑板上,不能仅仅只依靠教学课件,而让智慧黑板两边的黑板永远留白。
3.巧用但不能依赖。在使用教学课件前,建议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上课内思路对教学课件进行修改,整合。我们可以参考多个课件内容,选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进行整合修改,课件内容要少而精,在作者简介方面、识字教学方面、需要借助视频或图片环节、需要音乐创设阅读情境方面、重点句段朗读方面、课外扩展等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比如朗读文段体会感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可以不用依赖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的使用是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想方设法巧妙使用,是它帮助我们达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不能太依赖它,使得课堂容量变大,使学生感到学习费时费力。比如:在教学《麻雀》这一课时,我只在教学第一课时使用的教学课件,课件中只插入了几张长尾鸟和短尾鸟的图片,几张麻雀的图片、作者屠格涅夫的简介和本课重点词语和生字。导课时引导学生板书课题,了解麻雀,并抓住“隹”“鸟”让学生区分短尾鸟和长尾鸟,再通过课件了解作者,检查字词预习并指导书写生字。然后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主要学习工具,自读感悟课文。40分钟的课堂时间,我们花了30分钟就充分的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在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中提炼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学习感悟了起因部分的内容。剩下的10分钟,我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完成了正式作业。这样高效减负的课堂教学让我和学生有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体验。
“双减”政策下,如何真正给学生减负,我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真正的减负。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才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课件的运用上若能做到适度、适时、适当、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为教学服务,为老师和学生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