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次在晶晶的文章中看到应老师的描写,觉得这是个很有能量的女子,却从不曾想到会在现实中见到。
看到应老师那一刻,她抱着小树在拍照,我们隔着一条马路。
那一刻内心安然,丝毫没有面见导师的忐忑。
拍摄间隙,金陵跟应老师介绍我从南阳来,应老师散发着大大的笑容,说我是她今天的礼物。
内心充满着感动,我才是收礼物的那个幸运孩子,不是吗!!
2
午餐就在工作室院中那棵石榴树下,一个长条桌,四份精致的午餐,来自四个城市的女人共享着这份美妙时刻。
我坐在应老师对面,看着她有条不紊的给小树围上围嘴,喂饭,没有丝毫的慌张,哪里有工作间隙的感觉,根本就是在喝下午茶的节奏。
米有点凉,应老师说:用微波炉加一下热,一分钟就好。
看,多居家的感觉。
3
吃完午餐,小树交给抱树公,应老师继续工作。
今天是要做一个关于六一儿童节的亲子专访,当应老师坐在那里,导师的气场就出现了。
她说:哇噢,这是我最喜欢的题目!
她分享关于事业、关于家庭、关于孩子。
她全心的与主办方和主持人沟通交流。
这一刻,举手投足的优雅,完全的导师风范。
4
旁听了一会,我去和金陵交换,感受了一把抱树公。
小树很乖,是那种非常有安全感的孩子,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
她会去抓花瓶里的花,院里的绿植。甚至门口的装饰,都会成为她探究的目标。
我抱着她,一点都没有她会伤到自己的担忧。
小树和应老师一样,能带给人安心的感觉。
工作结束,应老师抱起小树,抚慰小树的思念。
这时的应老师恢复成了温柔的妈妈。
5
下午三点多,我们一行搭乘金陵的车赶往浦东新区,晚上七点应老师在那里有个公益课。
到达目的地时间还早,大家商议找个地方歇脚,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咖啡店或茶舍。
应老师说:找个水果店买点水果,随便找个地方坐坐好了。
真是个随性的女人!
买了西瓜和荔枝,在一家超市门口的条椅上,一边吃还一边摆拍。
6
晚上的公益课,和下午专访的应童老师又有些不同,专访中的应老师更多沉稳,而课堂上的应老师更多灵动。
她从一条时间线开始,讲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特质,讲小树和小麦。
她又从系统的五行图入手,讲各个家庭成员的位置,讲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她不仅仅是在讲知识,更多是在分享智慧,如何把知识活出来的智慧。
课程结束,大家又一起拉着应老师合影。
等我们回到车上,小树已经睡着了,她也陪着妈妈忙碌了一天。
回程的车上,应老师并没有休息,她和危娜老师就今天活动的过程进行交流,以备下一次活动更加完善。
7
这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女子,她在不同的身份间自由切换,让人不禁好奇她还有多少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