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分享了关于辅导我丛成绩提升的小片段,后台接到一众好朋友的留言,希望分享一些技巧干货,能在家辅导帮助孩子。
其实还是那句话,当孩子已经过了9岁,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需要借助专业的力量,依靠专业的老师。老师的技巧和经验,不是家长可以随便学习和模仿的。相信专业,会让孩子的学习更轻松更容易。不过,背诵这个环节,家长确实可以帮帮忙。
背诵,是文科不佳类型学生的拦路虎,看见背诵篇目就头疼的学生大有人在。刘老师有一点小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我丛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从“背诵困难户”轻松“脱贫”的。
每个寒暑假,预习下学期的科目是我们的必须项目,风雨无阻。
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无论我们规划了怎样的假期,无论我们是否在一起,我们都会想办法保证住开学前的预习(语文方面,我们主抓诗词和文言文)。
据丛说,她们班上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有这个习惯。由此可见,名校学霸的学习路数基本类似,可参考模仿的点很多很多。
下面是背诵技巧的干货:
一、初学时,五遍强调法。
所谓“五遍强调法”并不是说背五遍就可以背过,而是当孩子觉得背过了,再通过默背或者听背的形式继续背五遍。
枯燥的背诵是调动不了孩子积极性的,要从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提要求,让孩子有游戏的感觉,轻松背诵。
比如:快速的背,慢速的背,大声的背、小声的背、提问者和被提问者一人一句的背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在孩子说TA已经背过的时候,把这个方法拿出来,能让背诵篇目加固。
二、背诵时,细节随行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很多的学生,会对诗的作者、出处、朝代等这类的文学常识忽略,或者混淆。后面意识到错误再去补充和纠正,往往比新背诵更费力。
其实,这就是学习技巧问题了。只要一个背诵的细节习惯,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学习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技巧无非就是培养好的习惯以及一些解题思路。
我们家几个孩子,在看书和背书的过程中,我都要求他们读的时候就要读题目,读作者信息。举个例子:
《静夜思》
唐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邀明月,
低头思故乡。
孩子背的时候,多念三个字“唐 李白”,后面全篇背完的时候,“唐,李白”也就深深和《静夜思》绑定了,会给孩子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奠定好的基础。
看一些国外的书籍,我会在范读时,介绍一下作者的国家。细节的东西孩子注意不到,家长或者老师要替他注意到。
三、复习时,复盘法。
我经常跟学生说,一篇文章或者诗词,判断自己有没有背过,就一个标准就够了------要像熟悉自己名字一样熟悉,脱口而出,才算真的背过。
很多人觉得这怎么可能呢?
事实证明,不但可能,而且是一定能!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1+1=2”,当有人问及的时候,你还会掰手指数吗?显然是不会了。为什么呢?就是熟悉,极度熟悉,像熟悉自己的名字一样熟悉。
想达到这样的程度,就需要时时复习,前七天每天复盘一次(每天默诵一次,第一天第二天重复五遍强调法),之后一周复盘一次,再之后一月复盘一次,坚持半年,基本上就达到了我说的程度。
以上是我家几个孩子的背诵技巧。丛用这个方法应对应试,两个小的用这样的方法背诵国学经典,超级好用。
最后一句话,技巧再好,不坚持也是白搭(坚持不了的可以找我聊聊,我有方法让你每天坚持)。
(后面我会分享叶子的学习情况,里面主要介绍的就是第三个方法的使用,叶子的全校第一比丛的得来的轻松的多。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不是天赋异禀的孩子,但是目前来看,在学习上来说都还是比较不错的状态,我会陆续把方法和技巧都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