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纳兰性德【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天下有情人应当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深情携手,白头到老。可如今上天却将心心相印的有情人生生分开,使得二人天各一方、两处断肠。这满园的春色,又有谁来欣赏?
我能做到像从前的唐人一样在蓝桥遇到神仙美眷,成为百年好合,却无法与你相见;即便我们像嫦娥一样得到长生之药,也无法幸福地在一起。如果我们可以相聚在一起,即便像牛郎织女一样过着男耕女织的贫寒生活我也愿意,此生无憾。
这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词。纳兰最为人所熟知的诗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的诗词大多缠绵多情,哀感顽艳,以致后人给予纳兰性德很高的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但《画堂春》这首词却没有深深悲伤,反而在上半部分采用直白的表达方式,下半部分频繁地用了三个典故来继续表达此生愿意和心爱之人相守终生的愿望。
第一个典故: 蓝桥捣药
唐朝的秀才裴航。一次坐船时,他向同船的美貌女子樊夫人用诗歌表达了倾慕之意。樊夫人回诗:“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然后就离开了。裴航不解其意。 之后某一天,裴航路经蓝桥驿,向路边茅草房中一位老婆婆要水喝。老婆婆让孙女云英给他倒了一杯水。
裴航看到姿容绝世的云英,便想娶她为妻。老婆婆要他用玉杵臼将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日,然后给她服下,以求长寿。裴航答应了老婆婆的要求,并定下百日之限。
裴航回去后,费尽周折倾其所有买下了玉杵臼,然后长途步行到蓝桥,日夜捣药。月宫中的玉兔被裴航的坚贞所感动,每天都来悄悄帮他捣药,老婆婆也受到感动,终于答应了婚嫁之事。
迎亲之日,樊夫人也来了,原来她是云英的姐姐。樊夫人在船上的回诗,就是在向他暗示这段姻缘。此后,裴航和云英过着美好的生活,最后双双成仙升天。
第二个典故:嫦娥奔月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得到长生不老之药,却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她应该非常后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三个典故:饮牛津
传说大海的尽头就是天河,有人每年八月乘木筏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有好奇的人偷偷地跟着。漂流数日后,那人见到了城镇房屋,还有许多男耕女织的人们。经过打听,那人才知道这里原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得出纳兰心中有一位爱而不得的女子,一份刻骨的思念和痴情,才会让他写出如此真挚感人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