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来过就未曾离开

乌镇  来过就未曾离开。今天看到这个类似于广告的宣传语,第一感觉就会做连接,我是不是去过,也有未曾离开的情节吗?不由的与自己形成对照,今天细数乌镇每次宣传主题的迭代。


拍摄于2016年


    在2000年,“千年积淀的文化,原汁原味的古镇”用陈向宏老师的话说,现在看土的不能再土,但当时想着什么都涵盖了,那时他的想法就是做中国最大旅游小镇,很显然符合了当时他的定位。不怕大,不怕全,不怕邪乎。

    越是多越是不精准,越是不清晰,特色不突出,很容易被模仿,精准定位是放弃一部分客户你才是准客户心中的专家,为了拉开差异化,又开始提炼了。

      大约2001年,“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这次的稀缺性在文字上体现了,打出了一定的差异化,从人的角度,游客的角度很难形成的共震,有些过于营销的成分。不落地,无体验感。

      2003年,“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跟上一条有相同的层面,让我想起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当年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口感,”可口可乐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明显是跟竞争对手的较量,没有把客户,游客放在第一视角去想。没找准用户角度,认知遮蔽。

    走到今天的“乌镇-- 来过未曾离开”,化有形无形之中,维系的不在是一个古镇,也不在是古镇的某一样东西,是一种心声的连接,看着是无力的,可你会过目不忘的,一路走由“伪爱”到“真爱”,单从主题的演化看出这是由内而外生长出来的内容,不偏离文化,这是第一性原理,好的产品是第一性原理。

万物一体,万物一理。人心与自然本是同一天体。叩问内心,引用欧爷的话“好产品,最终占据的是人心”。


画中的乌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年前的七夕,我们第一次来到乌镇,江南水乡荡漾着彼时的甜蜜。我一直怀念着这里的“味道”,也可称之为一种情怀,牵动着...
    丢了朵朵阅读 1,326评论 0 0
  • 最近一段时间,小萌神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简直是一日千里。每天妈妈回家都能听到她嘴巴里蹦出新词,真是乐死人。独乐乐不...
    小多媛媛阅读 2,540评论 0 0
  • 花雨,惊春,凉夏,深秋,冬雪,回归自然。明月,阳光,洒落大地,露出一片,盎然的春意。时间,金钱,地位,名誉。就好比...
    王玉笙阅读 2,361评论 0 5
  • 低廉。
    令陈从心阅读 962评论 0 0
  • 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老板愿意让洗化区以承包(包场)的形式和供应商合作。 很多人仅仅觉得是因为开超市的老板没有钱,只能...
    刘杰say阅读 9,26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