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死了他的马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我看过的最长电影。长,在于时间,也在于它的生命纬度。
四个小时,没有快进,有些画面反复倒回去看,荧幕里广播声和抽泣声淡去的时候,我看了看时间,已过凌晨三点。
没有丝毫睡意,闷,胸闷,心闷。总觉得心里有个地方被人拧了一把,实在不顺畅。
在《牯岭街》中,杨德昌秉承一贯风格,多采用长镜头、全景,以窥视的角度呈现画面,以至于观众时常看到一个画面静止良久的状态——听到微弱的声音而看不清人影,这或许也是许多人看了很久也没分清楚人物的原因。
四个小时的电影,很多人却是来二刷三刷的,因为看几遍也没懂。
没看懂的人兴许是太心急了,杨德昌的电影走得很慢很慢,每一帧画都是故事,虽然很长,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一句突兀的对白。
《牯岭街》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总结起来也不算复杂。
这是一部由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事情发生在60年代初的台北。
60年代初,昔日随国名党来到这座孤岛的人们,已经在此扎根十余载,他们的下一代在岛上出生、成长。但无论是父辈还是孩子,都被晦暗的白色恐怖所笼罩:他们因省籍而受歧见,因为政治高压而备受摧残。
小四是台北建中初二的学生,在那个拉帮结派盛行、一言不合就干狠架的年代,小四一直处在帮派之外,是安分的好学生。
直到小明的出现——小明是女孩。
一次校医务室的偶遇,小四结识了看上去文静又清纯的小明。
影片中出现的少年,几乎都喜欢小明,也都与她有牵连。但《牯岭街》不是《那些年》,小明也不是沈佳宜那样的女孩。
看起来清纯乖巧的小明,是所有角色中最懂世故、最知世道之态的人。在少年们的世界里,早熟的小明俨然成人的存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绪、行为。
过半的人在骂小明,骂她人不美竟然还是一摊祸水,骂她有心机骂她自私…坦白讲,当小四把刀捅向她的时候,我心疼的,更多是小四。
小明辗转在各个少年之间,利用别人对她的喜欢来谋生,这样的角色的确容易招黑,乍一看谁都不喜欢。
但是当你把她放到那个时代,结合她的身世去看,你会怜悯她——这也是为什么编剧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会给角色写传记,她内在的生活塑造了她的人格,你会发现她一切的行为都情有可溯。
小明和生病的妈妈相依为命,一直寄人篱下,所以她早早懂得了世态的炎凉,也学会了如何世故以及怎样利用身边的资源。她让医生喜欢她,这样就能解决妈妈的医药费,她和帮派的老大在一起,这样就有人撑腰,最后她住到了小四的好朋友小马家。由此,走向毁灭。
她用尽心思生存下来,却始终没有回以小四真心。单纯的小四,面对父亲的被击垮,朋友的“背叛”之后,把寄托放在了小明身上,他认为只有他可以接受小明的一切,可以拯救她,所以,当小明拒绝他,并向他道出这个残酷世界的真相时,他最后的信念崩塌。
小四用日本女人自杀的匕首捅向小明,7刀,结束了一个生命,毁灭了两场人生。
小四的刀,不仅是捅向小明,也是捅向那个使他绝望的世界。以至于到最后所有人都不忍心责骂小四,只是都在撕心裂肺地呐喊:小四,可爱的小四,不要!不要毁灭了自己!
然而,对世界怀抱希望的理想主义者都是执拗的。他全盘相信,也必然全部崩盘。
影片的结尾是小四杀了小明,用现实版的新闻报道来说,是——他杀了他的马子。但爱情只是电影呈现的一小部分,它涵盖了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等内容,它是真实的生活的呈现,而艺术和哲学皆出自于生活。
在《牯岭街》中,我个人受触动最深的是“少年处境、悲剧”这个折射点,使我辗转反侧的是不断涌入脑海的一些零碎的画面,关于曾经,关于少年,关于毁灭,关于悲剧…
我想起了远去的少年时代,想起曾经目睹的悲剧。也清晰地记得,在当时,悲剧和毁灭似乎没有改变任何人,那些存在轻得仿佛像一场梦。就如小四,他的遭遇在大时代下最多是茶前饭后的语料,没有人会因此而改变,少年们也不会因此就摆脱混沌的生活。
我的初一,是在校区进行整改前度过的,那一年学校整体混乱,有诸如“四大天王”称号的帮派。男生喝酒干架,女生也不示弱,干架、抽烟喝酒样样不落下。
我住校,被安排在环境较好的小宿舍,不料,老师特意给的好环境被混混们盯上了,几个不住校的女孩理直气壮地敲了我们的门,在被拒绝后,她们干脆将我们的宿舍锁了起来——一扇门两把锁,谁都别想进。
最终,我们妥协,宿舍住进了几个和我们不一样的女孩。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她们都似乎走在我们前面,那时的我还不太懂她们的世界,总是像个小孩一样观看她们“表演”。她们的聊天内容,总无关念书,要么是男生要么是网吧,要么就是八卦。
后来,那些女孩悄然消失,我无从知晓细节,只知道她们或怀孕去打胎了,或因某种原因退学了。
再后来,她们有的再回到了学校,而有些人在十几岁的年纪就永远离开了校园。
早早地带着一身伤一阵负名离开校园,人生跑偏轨道,似乎是许多“坏孩子”的宿命。无奈的是,有些“好学生”也会不小心掉入少年时代的陷阱里,逐步走向毁灭。
同学G,成绩一向优异,性格也十分要强。不知道从哪天起,开始加入逃课的阵营,开始偷偷地进入网吧,开始成为校园“新闻”的主角。
他们说她去网吧被抓了,他们说她被老师叫去做思想工作了,他们说她妈妈在家长会上受到了批评。
她很聪明,依然可以稳住成绩,但她也冲动,时常得罪老师。
到最后我也不知道那次家长会上发生了什么,那次家长会后的周末,她在家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她的模样,她的生日,她沙哑的声音,她的个性——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却剃成了光头,她从来不用帽子。
看着捂腹倒地的小明,我似乎也看到了同学G,同样的年岁,同样鲜活的生命,因为不同的原因,毁灭。
我一直在思索,这些少年们的悲剧,到底源起何处?上个世纪与当下,动荡或和平,大环境是不一样了,但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们所看见的少年悲剧都只是冰山一角,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多少个年轻的生命在走向毁灭。
有些永恒的问题,与时代无关,譬如人性。
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悲剧多少年?
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很客观地认识自身和世界,多半活在自己所认为的世界里。他们纯粹、无惧,怀抱希望,但他们同样虚幻、脆弱,容易自毁。
小四被抓后,信奉基督教的三姐是全家最崩溃的,她不停地说“对不起”,三姐之所以会自责是因为全家只有她知道小四的心事,只有她明白小四的痛苦,她本想请牧师给予他开导,但一切都晚了。
除三姐之外的其他家人,都认为小四是个上进的好学生,对他寄予厚望,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这是细思极恐的事实,是许多家庭的景象:在餐桌上一同用餐的家人们,怀着各自的心事,做着各自的计划,谁都成了一座孤岛。
如果多一些交流,如果早点走进彼此的心中,去感受,去倾听,去分担,是不是发生悲剧的可能性会降低那么一点点。
家庭之外,少年们的生活重心还有学校和无形的社会环境,这两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少年们的人格塑造。
如果小明没有受尽委屈,没有得到无数的冷眼,没有经历那么多艰辛,没有被生活重创,她可能不会成为“贱”女孩,她是不是能对小四真心一些,温暖一些。悲剧是不是不会发生…
一个没有被恶意对待过的人是不会伤害别人的,因为我们都曾经是少年,少年们也都曾经是小孩,而从孩童开始,我们所在做的,就是模仿和复制。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他周遭所有环境总和的呈现。
源头,就在那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