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好绘本如何好》34——106页
1.搭建怡情的门路,基本的手法是创造一个读者认同的角色,然后以这个角色的视点与身处的情境,来安排读者的阅读顺向。相对的,一定要创造“反认同”的角色或情境,来制造戏剧性,简单地说,就是要有“冲突”“对立”。p36
2.画面与画面的连贯,必须要布置某些线条,让读者可以循线进入故事。如果线索不明,或漏了安排,就会发生“断线”,接不下去。好像火车的车厢与车厢之间,要有挂钩来相连,如果挂钩脱落,车厢就脱节了。p42
3.读者心中的门没有打开,有再多的信息也进不去。但是门不能硬撞,读者的心中之门也并不是原来就存在的,你必须轻轻敲,让门的轮廓浮现,然后顺势推开。p43
4.绘本是用图画说故事的艺术,书中的插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把故事的情节、内涵表达出来。好的插画能让读者不用看文字,光看图也大概知道在故事在说什么。p45
5.阅读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它最大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快乐、感动,不见得要有什么道理。p45
6.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累积情绪,不安、压力……不见得能找到什么原因和道理,但一定要有抒发的渠道。阅读就是一个好的渠道。所以孩子可以读各种故事,温馨可爱的也好,魔幻诡异的也行,悲欢离合,生死哀乐,不管有没有道理,都对他有帮助。p46
7.图要画什么才能明显得地传达信息?动作。人的目光容易被什么吸引,就是在动的东西。p62
8.表达一个情节,可以不用直接的呈现,间接的导引会有更强的效果。p64
9.好的插画,好的绘本,都会在图中隐含许多信息,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导孩子产生更多的好奇。平滑的表面留不住水滴,单调的图画留不住记忆。p71
10.要传递一个意念或信息,最好是描述画面,让读者脑中形成一个视觉影像,意念自然对应而生。p76
11.高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会有更多面的思考。p85
12.也许有人会问:“孩子读这么深刻的作品,能了解其中的寓意吗?”为什么不能?孩子并不是有吃有喝、大呼小叫就会快乐。他们其实有能力也有意愿思考复杂的问题,也常问一些长远的问题。p87
13.孩子只要知道故事,深意的种子自然埋在心中,就看何时开花结果。也许会长成一片森林。p88
14.不要小看孩子,以为他不会懂。p88
15.没有一点夸张,没有强烈动作,不洒一滴狗血,像细火慢炖,将读者的心温柔地融化。真是说故事的最高境界。p101
16.孩子能不能有深刻的思考,就看我们在他身上累积了什么。我们小看孩子,他就头脑简单;我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容易进入不同的境界。p103
17.我们要传递意义给孩子,如果方法不活泼有趣,不能吸引他的注意,那再好的意义也传不进他脑袋里。p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