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小雅·十月之交》
在教育名家论坛聆听大师之音,心情一度十分复杂。若说激动,仿佛差了点意思,毕竟不再是热血澎湃的年纪了。若说淡然,沸腾的思绪一直未曾随着论坛结束而平息。所感所思纷杂,突然想起前段时间读到《诗经》中这句描写地震景象的句子很贴合此刻心境。初时心绪澎湃如百川沸腾,大师们思想碰撞宛若山冢崒崩,心中丘壑随之成形,高岸深谷,升华沉淀,是为此微言。
大师们的每节课和每一片思想的碎片都有让我折服之处,但作为一个永远在挑刺的“愤青”,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这篇文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每节课和每个讲座的萃取和自己的想法,按照我喜欢的课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二部分是自己一些教育教学上的想法。所以文章或许会很长。
一、大师之音
1.张立军《示儿》《题西林邸》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的新手,我习惯于关注语文的“人文性”,或许这是我潜意识中规避自己在“工具性”方面知识储备的不足吧。所以连续两次的校级课我都选择了古诗教学。第一次,我讲的《望天门山》,模仿的痕迹非常重,几乎是照搬名师的课堂实录,课堂看起来像模像样挺唬人,但那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唯一的收获是让我感受到古诗字字珠玑之美,让我明白古诗教学并非简单的会背会默写,它背后有太多太多可以生发的“语文点”。第二次,我讲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选择这两首诗的原因很简单,当时非常流行的一个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将《送元二使安西》改编成了一首歌,极富渲染力的音乐深深打动了我,为什么如此悲凉?于是我去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了解了安西在哪里,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状态,了解了它背后复杂的因素。而四年级的课本将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同样是送别,一个意气风发悠然向往,一个是依依惜别凄凄切切,一个是没落士族狂放不羁的李白,一个是望族子弟潜心修佛的王维,它们和他们放在一起,真的是太有意思了!那节课是我自己一点点的设计和修改备成,可惜由于过于追求“格式化”------课标下该有的“规定动作”,每节课要多少涉及一些语言工具性的特点,最后感觉没有“尽兴”。毕竟我的“兴之所起”,是跟学生分享它们的“有意思”,而不是技巧与能力。
所以我喜欢张立军老师的这节课。作为名师,他可以跳出“规定动作”去考虑全局,所以他的课没有反复的诵读,而是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表达。当学生的思想深度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不需要反复诵读就能自然的去记住这首诗,理解比死记更有用,
这节课我最喜欢的两个点,一是在介绍年代背景资料时的设计。张老师先是呈现了大段的背景资料并加以解读,这是大部分老师都会做的事情。而后来他又将“简装版”的资料一闪而过,勾起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去用“三句话”概括说清楚背景资料,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了。这不仅仅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反复的概括中,对两首诗写作的背景一遍又一遍的刻画在心中,那么在后面的理解诗意的时候,特别是这样两首爱国主题的诗,写作背景的理解会对诗意和情感的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看来,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想想我在工具性上的僵硬,与大师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高下立现。
我喜欢的第二个点,是张老师将对两首诗的整合不漏痕迹的渗入到课堂设计中。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完诗意之后,让学生对比两首诗。从两首诗的基调出发,一个“爱国情“,一个“亡国恨”,先是表达训练,让学生结合诗的内容说一说爱国者什么样,亡国者又是什么样,更进一步体会诗中的情感。接着设计两个诗人跨时空的对话,学生尝试用诗人的口吻进行对话,不仅是对诗中感情的又一次深化,也又一次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训练。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引导学生用词语概括两首诗的感情——前面反复的说话训练,都是在做铺垫,这样的深切体会,学生才能水到渠成的用准确的语言去概括,这又是一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水乳交融。
我喜欢的点有两个,然而还有一个我达不到的点。课堂的最后,引入了《有的人》这首现代诗,让学生仿照写诗。我在设计教学时,或许能想到情感的刻印,也或许隐隐约约明白需要有情感的升华,但是如此自然和贴合的设计却很难做到,这或许就是大师的积累和沉淀吧。
但这节课也并非没有瑕疵。正如张老师课后的总结所说,这节课他讲的太“轻松”了。张老师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老师,他习惯性的去释放这种亲和力,导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放松。而作为国破家亡背景下的爱国诗教学,这样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即使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但是却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种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节课失败了。
2.余映潮《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