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在一个全民写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自媒体行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快速分享自媒体的红利。
于是在急功近利下,涌现了各种夺人眼球的文章,比如《零基础写作也能月入过万》《教你一个月快速涨粉一万》等等。
阅读量还不低。
我一般不看这种充满噱头的文章,因为我知道,写好文章从来都是件厚积薄发的事。
写文章虽然没有门槛,好作者却有。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然而他的成功绝非一撮而就。
他花了6年的时间来完成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每部作品完成后,他都会从头至尾进行修改,历时一个多月。然后搁置一周,进行第二次从头至尾的修改,这一次重在改细节。然后让她的太太提出建议,继续第三次的改动。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且不求快的态度,让他的作品走出国门,引起世界各地的读者的轰动。很多人评价他的作品“有如沐春风的暖意”。
而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文字,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典恒久远。
作家朱德庸写文章也是如出一辙。
《大家都有病》这本书,从构思到完成,他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果真是“十年磨一剑”。
他说,“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读者,并且邀请你和我一起,用你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时代里慢慢向前走。”
先贤早就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
写作这件事,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
不要指望着一天写出篇10万+的爆文,报个写作班就能让你成为作家。
因为你不可能一天读出个杨绛,一个月写出个鲁迅。
02
知乎上总有人喜欢问:“你一年看了多少本书?”
而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似乎只要数字足够大就赢了。
比如365本,500本等等。
然后“赢”的人告诉你要如何快读,如何一天读完几本书。
我其实很想问,那你又记住了多少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了吗?
中国比特币首富,畅销书作家李笑来说过一句话:“知识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因为你想要的知识,都可以问百度。
而我们需要提升的是个人能力,比如思考力,这是快速阅读不能给予你的。
李笑来说:“我鄙视一切的快速阅读”。
他本人采取的是一字不落的阅读法。
“信息爆炸是没错,知识并没有爆炸,爆炸的是垃圾。这世界上真正有用的,且你自己用得上的知识,少得可怜,少到你根本不可能错过的地步。”
而且有些经典名著,每多读一遍都有更深的感悟。
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把《红楼梦》读了50遍,做梦都是书中的场景。
这样得来的知识,想必一辈子都不会忘。
而有很多人,在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却记不住书中的内容?”
正是这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法,让你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觉。
所以何不停下脚步,享受慢慢品读一本书的好时光,不仅读有字的部分,而且要读“空白书”,这样才能帮你深刻领悟。
03
日本特别推崇“工匠精神”,即用完美的标准要求,用时间反复打磨产品的精神。
“工匠精神”的特点之一就是慢。
在日本奈良,祖孙三代人,愿意花120年的时间,打造惠百施牌的牙刷。
这种牙刷质地优良,多次获得东方奥斯卡之称的亚洲顶级大奖Good Design设计大奖。
做事如此,育人也一样。
“秋山木工”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家具厂,为了培养出具有一流心性的木匠,不惜用八年的时间培养。
比起工匠手艺,秋山木工更重视的是人才的品格培养。
而经过8年熏陶洗礼的学徒们,不再仅仅是木匠。他们即使将来不从事此行业,也可以在其他行业出类拔萃。
因为他们不仅仅学习了“术”,更掌握了“道”的要领。用老子的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天能破土而出的只是小草,绝不是参天大树。
大概是前年底,朱德庸得了一个“新世纪10年阅读最受关注十大作家”的奖项,请友人代领时念了一段得奖感言:“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是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太快了——就是因为我还在慢慢走,所以至今来不及到这里领奖。”
所以,你一定要努力,但是不要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每一步带你走向更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