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青而青
南调老师写过的小说类型比较多,今天这篇写的是青涩时光下的恋爱,纯粹简单却最难写。因为纯粹,感情浓度不能淡也不能深,因为年少青涩,感情的复杂度低却要涩而不苦,这个主题对作者的感情控制力和表现力天然有高要求,《青涩时光》这篇文章在这两个方面都处理得很好,如果不刻意去分辨,相信读者不会察觉到有处理的痕迹,会完全相信这是一个正经历青涩之恋的少男少女之作。
推荐语记录No.13:青涩之恋,会出自什么样的作者之手呢?如果年青作者会不会太过沉溺其中而情感过于纯粹而缺少深度呢,如果是心理过于成熟的作者会不会早忘了青涩的感觉呢。这篇文章读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作者的性别和年龄,一方面是作品塑造人物的成功,另一方面作者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的理解、不同时期情感的理解十分通透,学习了。
涩而不涩
青涩之恋,在所有恋爱类型中是最简单也最难写的一类,做为一篇小说,如果仅只是表现作者的写作功力和心理成熟度、情感控制力,那对读者是没有价值的,这篇小说选择了这样简单的一个主题又把它写出价值是借助隐喻的手法来实现的。小说伊始,伴随人物出场,作者借用“水母”的“重生”把青涩之恋的主调定位在成长——自我更新——重生,试想我们每个人都关心自我成长,关心我们是否可以随时实现更新,甚至蜕变,当我们遇到了人生的艰涩时刻,我们是否可以重生呢?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重生的实现,需要爱、需要善良、需要热情、需要坚持付出、需要时间,还有陪伴,当领悟到这一点,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青春期爱恋故事的记录和呈现。以物寓人,这样的手法经常在小说和诗歌中出现,如果借喻的事物太过于平常,便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意义,如果事物的寓意不为人知,可以像这篇小说一样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把寓意说出来,并且在小说结尾,回到文首的场景,把主旨再次提出来,提醒读者注意,两次“重生”的出现自然顺畅,上价值的高级手法,我自己是看到了却学不到。
至于南调老师是怎样做到成熟男性写好青春期男女的心理、语言和神态,大家自己去采访他吧,我采访不到。
如果你也喜欢读简单的恋爱故事,如果你对隐喻的手法好奇,可以仔细品读小说青涩时光。
以下是米妖老师的推荐语,转引供参考:
伯乐推荐语:
灯塔水母,当遭遇饥饿、物理性损伤或其他突发危机的时候,会“将自己身体的细胞向年轻化逆转”,实际就是把自己转化成水滴一样的胞囊,然后从这个胞囊再继续发展成水母的原始生命形态。虽然这是文学性的说法,但作者把这个生物的生命现象引申进了这篇作品里,意喻永生或者再生,一个新的开始。作品讲述的是八十年代初期,长江边一起长大的几个小伙伴,相互扶持成长的故事,之中穿插了两个同学懵懂的情感体验。也让读者感受了一次属于那个年代里的纯粹简单、羞涩而美好的爱情。很喜欢文中描写江中石头那一段,身临其境般感受。3.14助力向平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