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这里就称他为弟弟吧。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那谁,你是谁谁谁的弟弟吗?或者那谁谁谁你是啥?好像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没有自己的特点。当然别人附加的条件是你是谁谁的弟弟,你得优秀,你得努力,你不能比别人差。久而久之,弟弟就变得压抑着自己的心情的度过每一天。
曾记否小学时代,弟弟成绩名列前茅,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他是谁谁谁的弟弟。老师也因为这一点特别喜欢他,当然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弟弟没有别的缺点出来壮实一些,人品也好,不打架,不骂人,年年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但是弟弟没有过人之处,好像除了学习别的都不会,小伙伴玩的游戏都不叫他,因为他不会,如果他参加了那也就意味着游戏结束,这时候他就想,如果他不是谁谁谁的弟弟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好好学习,可以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玩?其实他忘了一件事情,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于是每天放学后他先写作业,完成后就找小朋友玩,当然他只是看客,没有太多的朋友和他玩------他啥都不会玩。更多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坐着看书,看电视,看动画,看别人不看的电视剧,和小朋友交流的越来越少,好像有了代沟一般。
弟弟稀里糊涂的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上了初中。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问他:你是不是那谁的弟弟,弟弟愣住了,此时他忘了自己的名字,只记得老师的眼神有期待也有好奇。仿佛自己的脑袋上长了犄角一般,他害羞的低下了头,小声的说了一句是。老师对他说,你可以得考年级第一,想你的姐姐一样优秀。弟弟茫然了,我到底是谁,为什么别人都这么说呢?其实他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陆陆续续的老师们都知道他在这个学校上学,都知道他是谁谁谁的弟弟。一次次考试,弟弟努力的奋斗着,但都功亏一篑,初中三年,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是老师另类的眼神,咋考的,你姐也不这样啊?你俩是亲生的吗?弟弟不敢在老师面前哭,只有骑车回家的路上,让风来擦干眼泪了,弟弟又一次茫然了,我学习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她的弟弟还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为辛辛苦苦劳作的母亲父亲。
这三年里,弟弟过的不愉快,总是在姐姐的影子中。那谁谁谁的弟弟这次又没考第一,这样的话重复了三年,听的他习以为常,但让他记住的是姐姐的优秀与努力,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是他没有姐姐强。在这里说一句,弟弟中考的成绩比姐姐低了八十多分,取成绩的时候很多老师都转过头去,连说话的想法都没有,弟弟让他们失望了。弟弟取完成绩单孤单的骑车回家。风没有再一次擦干眼泪,留下的足迹是对这里三年的记忆和困惑,我到底为什么学习?
慢慢的六七月份就这样过去了,弟弟来到了高中,这是新的环境新的地点,也没有人认识姐姐,但姐姐在开学那天来了学校,看着破旧不堪的学校,教室里的白炽灯管上全是苍蝇留的印记,更可怕的是上面还挂着沾满苍蝇的苍蝇贴,不慎恶心。姐姐皱着眉头说,你中考成绩不好就只能来这样的学校,弟弟无奈的低下了头,没有姐姐的学校好,没有姐姐成绩好,就连上高中都被姐姐嫌弃。但想想姐姐下午就回单位上班了,就能好久不见她,也不会听见她的唠叨了,太好了,暗自窃喜。来到新的寝室自然又被数落了一番,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一起吃过饭一家人把弟弟留在了学校就都走了。
看着空荡荡的操场,弟弟明白在这个学校里再也没有谁称呼他那谁谁谁的弟弟了,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想了好久,自己到底该怎么学?突然忘记了来这里的目的,高中vs大学。我能考上吗?弟弟问自己,这不是重点高中,这就是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连中学同学中等生都不爱来的高中,他不得已来了。因为中考距离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差了0.1分,要交1040的赞助费,现在想想那是的1040就像现在的10400这么多吧。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不能让父母再增加负担了,于是他选择了这个学校。貌似妈妈听姑父说过这样一句话:宁当龙头不当凤尾。当时他不明白他和龙头凤尾有啥关系。和学习有啥关系。反正没考上重点高中。那就来着凑合着过三年再说吧。
这三年是弹指一挥间的三年。弟弟时胖时瘦,弟弟的胖瘦直接影响着成绩,胖时成绩好,瘦时成绩不好,但三年里都在普通高中的实验班浑浑噩噩的度过。听不懂数学,做不会的物理,看不明白的化学,英语还凑合着,每次考试都及格,语文是母语,弟弟的强项。就这样其他三科时而不及格,时而六十分的成绩还在实验班里浑水摸鱼,足以证明这所普通高中有多普通了。当然也有尖子生,就是弟弟的上铺,每天十点睡觉,六点起床。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做题,课余时间打游戏玩篮球,看漫画谈恋爱,当然这些都是弟弟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他是谁谁谁的弟弟,不能成绩不好。于是就早起学习,熬夜学习。累成了近视眼,吃成了一个大胖子。高考成绩还是比学年第一低了96分。幸运的是弟弟考上了大学。还记得弟弟当时连电话都不敢接——姐姐在电话那头查了高考分数。弟弟听了分数后发疯似的乱蹦乱跳。好像把炕板踩踏了一块。妈妈笑的合不拢嘴,模拟就三四百分的成绩,高考提高了一百多分。奇迹,弟弟对自己说。(未完待续……)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