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衣食无忧,我们的岁月不再是战火纷飞、满目疮痍,那些血与泪的过去记录在书上了、诉说在口中了、保存在脑海了。当我们翻开历史书本,当我们倾听老人讲述,当我们回忆家国往事,“爱国”二字像一颗埋藏在心里许久的树芽,突然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我们一生之中的信念。
漫步在南京的街头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谈天说地的笑语,忽远忽近的叫卖声,和平的气息弥漫在各个角落。1937年12月13日这里是侵略者的天堂,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几乎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这里又是平民与英雄的地狱,血流千里、尸横遍野、累累白骨,罄竹难书。而今回首,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是将几十年前这土地上的人们所受的巨大痛苦都原封不动的还给侵略者吗?还是记住这一切然后告诉我们自己绝不让历史重演呢?我们明智的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太多太多关于战争的罪恶,从人道主义上来讲,战争就是不人道的,战争的爆发没有谁是胜利者,“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然而,我们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就此忘却,我们的铭记是为了警醒自我、告诫自我、发展自我。我们一路走来就是这么做的,这是大的方向,我们跟随的脚步不会停止。当然我不排除有极端的人偏离了这条路,比如在抵制日货的那段时间里,那闹得沸沸扬扬的砸日本汽车的人,这是我们需警惕的,爱国需理智。
有了铭记,我们还要有“真材实料”,简而言之就是要有实力。“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早在我们耳边响起过无数遍,明明白白的告诉后人,没实力的国家是要被人欺负的,这就是“丛林法则”中的弱肉强食。值得我们高兴与自豪的是:我们的祖国站起来了,是昂首挺胸地站起来了,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如今的他不比任何一个国家逊色,甚至他还成了一些国家的模范。近几十年来,祖国的发展是身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亦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的。“中国高铁”成了我们祖国“走出去”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一带一路”成了我们祖国与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港珠澳大桥成了我们祖国水上工程建设的新里程碑。这一切一切无不在告诉我们,亲爱的祖国正在一步步坚定不移的迈向繁荣昌盛。生在新时代的我倍感荣幸,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把我的爱国之情表达出来,我相信最为中国人的你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思考后我得出的结果是两个字:学习。这是一个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去展现我们爱国的时代,所以我们得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等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肩负起重担。
铭记、实力我们都具有了,可似乎还少了点儿什么。是的,还需要有爱国的心,这是我们铭记的原因,这是我们有了实力后的坚守。有人说,爱国的心如金子般可贵,然而在我看来,这比金子更可贵,因为比起金子人的生命才是最可贵的。从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中,我便看到了那一颗颗跳动着的爱国之心,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行动去挽救同胞的生命,不惧牺牲,奋斗一线,为受疫情破坏的家园撑起了一片天空,为亿万万人做出了榜样,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他们怎会有时至今日的稳定?这些迈出家门的人,把担心和挂念留给了亲人,把爱和希望给予了病人,把责任、担当和那炽热的爱国心传递给了我们。一个国家有这么一些可爱可敬的人存在,怎能不让我感动与自豪呢?《国家》这首歌我们即使没唱过也听过,里面的一句歌词很好的解释了国与家的关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逆行者”显然很懂这句歌词,同时他们也很懂“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逆行者”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留给家人的只能是背影。这就是他们的爱国。
最后的最后,在和平年代里我们铭记了、有实力了,有爱国之心了。我们将走得更远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