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非隅|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词的时候,就有瞬间泪目之感。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看似闲淡轻脱,却总令人更加的直感忧愁、无奈。
01
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在那个自春秋以来便充满着人文气质的黄河畔边,在那个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城里,诞生了南宋一代“豪放派”词家大师――辛弃疾。
关于他的名字,我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说,霍去病和辛弃疾是情侣名。
他们的名字却是十分相似,而且这种相似还是有意而为之。在辛弃疾出生之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迫于无奈为官金国,但其内心始终是眷恋着故国的。于是,他便仿汉时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名句的霍去病,来给这个小孙子取名辛弃疾,寓意着将来能够为家族雪耻复兴。
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府四风闸村,小村依山傍水,有小清河缓缓流过,居处庭前花木,郁郁葱葱,清淡闲雅,在这种雅致的环境里,再加之祖父的渊源家学,细心教导,辛弃疾从记事开始,就受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因而,在他的身上总不免有着儒雅诗意的气质。
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文人,他不仅文采斐然,而且身怀剑术武艺。辛弃疾曾经说道:“山东之民,劲勇而喜乱”,于是,这种尚学业、事农桑、讲气节、又好勇顽强的民风,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自小饱读史书,又常随祖父游宦各地,登高望远,指画山河,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因他从小就目睹了祖先的悲痛以及国土的沦陷、族人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因此,使得年少的辛弃疾便立志恢复中原,报仇雪耻。
年少时的一次,他曾随祖父仕宦汴京(河南开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开封府劫后的破败与凄凉,使他印象深刻。甚至四十多年后,辛弃疾还写下了一首《声声慢·赋红木犀》来回忆这段儿时之旅。
《声声慢·赋红木犀》 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
“这首词上片咏儿时所见汴京凝碧池的黄木犀,下片嘲临安宫中栽种的红木犀。以红木犀虽不脱木犀香之家风,但毕竟又学丹蕉,于叶底偷染妖红。这是对宋高宗、孝宗父子两代难以实现统一大业,难以继承北宋繁华所给予的极大嘲讽。词中表现了对女真族入侵中原的深刻仇恨,充满了强烈感人的爱国精神。”(摘自《辛弃疾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辛更儒选注)
由此,可见复兴中原的种子在他幼年时便已埋入心田。
02
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征,金国后防空虚,黄淮流域的民众纷纷聚集起义,而这一年也是辛弃疾命运的拐点。
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安顿好家人,然后聚众两千余人,正式起事。
然而,两千多人的队伍,在声势浩大的金军面前是势单力薄的,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投奔更大的义军武装,才能立足站稳,于是,他带上队伍加入了东平府耿京的义军。耿京见他年岁不大,却见识不凡,于是宣布辛弃疾担任东平节度使掌书记。
一日,有将领向耿京来报,在济南府附近有一支义军,声势不小,为首的是个叫义端的和尚。
辛弃疾一听是相识的故人,便高兴的向耿京举荐。
他说服义端归附后,后者一开始还能够做到遵守规矩,但时日一长,本性就开始暴露了,他总觉得自己难得自由,便经常在下属面前口出怨言,想要“重新独立”,只是原来他的部下们都受到了耿京的感召,无人附和。
最终,义端铤而走险,在一天夜里偷走大印,投奔金人。
到了黎明时分,辛弃疾闻得消息后,深知自己难辞其咎,且又难平心中被背叛的愤怒,便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一人一马,奋力追赶,最终手除奸贼,夺回大印。
1161年年底,金主完颜雍上台后,对义军实行软化分解政策,有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义军放下武器,又重新成为了金国的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另谋生路,迫在眉睫。
在贾瑞与辛弃疾有理有据的分析劝说下,耿京决心投奔南宋朝廷,于是就先派其二人带领一支小小的队伍朝往东南,向宋廷表意。
第二年正月,他们在建康面见了圣上,并领了诰命。
但是,在返回山东后,他们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一个月前,不愿南归的张安国等人发动了叛变,杀害了耿京,投奔了金人,大军从此四分五裂。
辛弃疾听后决心为耿京报仇,于是暂忍悲痛,带领仅仅数十人,顶着寒风,身入金营,用智慧计谋生擒了张安国。
这一年,辛弃疾只有22岁。
03
也就是这一年,他的命运又发生了极大的转折。
辛弃疾回归南宋后,为官数年,辗转多地,为官公正严明,惩恶扬善,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然而,他的内心却始终是矛盾、苦闷的。
他始终难忘南归的初衷,却由于“归正人”的身份,不得朝廷信任,为官期间,人生也是大起大落,路途坎坷。
他时常怀念着曾经的戎马过往,那时候的自己仿佛离梦想很近,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却不曾想过到头来,万事皆空,徒留这段短暂的回忆留作终身的念想。
直至晚年,他都还在自己的词作中对这段生涯有着细致的回忆描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多少次午夜梦回,当年金戈铁马的过往依旧历历可见,数年来现实与理想之间几经斗争,最后只怨得年岁难留。
即便如此,他至死都仍然坚持着年少时的梦想,心中的那把渴望带兵北伐,恢复中原的烈火仍旧熊熊燃烧着。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秋,辛弃疾积忧成疾,一病不起,临终之际,他还大呼“杀贼”数声而止,时年68岁。
他从年少时就抱定了匡扶天下,收复故土的愿望,却尝尽了艰辛与磨难。一腔热血,无处可洒。这其中的况味,也只有自个明白。纵使心中还有再多的不平与愤怒,也无处发泄,只能“把栏杆拍遍”,空叹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
04
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一个文臣,还是一个词人,一个被时代无意造就的一个爱国词人。
余秋雨曾在自己的一篇散文中写过一段话:“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着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的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便是驿站。为了将来起航时,不再那么迷惘。”
或许,填词对于辛弃疾来说,也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也许,他只有在那挥毫泼墨间才不会感到那么彻骨的寂寞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