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一定懂摄影,光圈、取景,如何构图才能表达美学修养;
但我们似乎天生就会接收每一个镜头内的表达,从停驻的瞬间感受鱼惊草动的情绪。
那些表达中,旁观的人触碰到的,忽视掉的,最后糅合成自己的私人情绪——永远没有最好的摄影师,但你是我最喜爱的那一个,因为你表达情绪的分量,刚好清洗我干涩双眼。
1
这是他第一天去幼儿园。从兴高采烈到泪流满面,最后即使挣脱,也还是要学习如何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这是父母对他的第一次放手,也是他自己成长跨越的很大一步。——@gopeter
你常为你拍摄的照片编辑加上故事性的文字,这是缘由工作还是爱好?
我喜欢观察生活,喜欢被拍摄者自然的情绪,并用纪实的手法记录。幸运的是,现在,我的爱好就是我的工作。因为“家庭日记”我已经走进几十个家庭进行拍摄,可能拍摄事件都差不多,但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和父母的沟通方式也不一样。比如起床,有些孩子起床没什么起床气,一下就醒了,而有些需要父母不停在床边催促,孩子可能要撒娇父母还需要多哄一会儿等等;比如洗澡,有些孩子喜欢水,有些孩子很怕水等等。我觉得这些真实的生活片段最珍贵也是最有意思的。文字只是我在拍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对画面的理解都不一样。
你一般会怎么引导被拍摄者,以保持自然的情绪表达?
我会尽量减少摆拍的成分,一般会提前沟通,了解拍摄者大概的安排,我就按照他们原本的生活节奏来安排拍摄,孩子该玩的时候玩该吃的时候吃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当然为了让孩子适应镜头,偶尔我也会和孩子一起玩,尽量把他们最真实的状态用画面表现出来。
除了被拍摄者本身的状态,你如何运用镜头将这自然的状态抓住?
长时间的积累,拍的越多越能预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时我要考虑在哪个角度抓拍会更好,这期间还要顾及找光源找角度和被拍者的情绪,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的这种记录方式比摆拍难度更大更耗费精力和体力。有时候趴在地上保持一个姿势很久只是为了等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会有某个很特别的表情,只能原地等,没有别的办法。
在拍生活纪实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记录者还是创造者?
更多是个记录者吧。能用相机把看到的故事表达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你的记录中,被拍摄者都是淡布拙衣,没有特别的装饰?这与你个人的拍摄风格有关?
我经常会告诉拍摄者最自然的状态才是最美的,他们把生活中最平淡的一面展现在我的镜头前,这些画面当下看可能没什么特别,但是当你半年一年甚至五年十年后回看时,会更显得珍贵,毕竟这是属于拍摄者自己独有的生活,是一次对旧时光的回放。
你一般怎么对别人介绍自己?
peter,自由摄影师,专注「家庭日记」「婚礼现场」,从第三者角度记录拍摄者的生活状态。
不,你应该说,我是一个能留住时光的摄影师。
本文信息为光斑君与自由摄影师peter沟通所得。照片皆来自peter(新浪微博:gopeter),转载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