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武松”二字,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打虎的英雄事件,可能这也是武松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之一。但为什么武松会有一个打虎英雄变成一个杀手呢?有很多原因,也必须得知道他的性格特点。
首先,我认为他有勇气。在吃酒时,店老板告诫武松景阳冈上有虎。但武松却偏不信,硬是觉得这是种商业手段。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这点就看出武松心思缜密的特点。但是武松又有多疑的缺点。人家电脑版可是好心好意在劝武松,但他非但不听,还喝了许多酒。坚信这是老板是想让他住店。他多疑的特点还很严重。第一次看到榜文认为这是店家招揽顾客,欺骗的榜文。其实也不是多疑就不好。而是这样不但会坑惨了自己。还让人家热脸贴你的冷屁股,灭了人家的好心意。
其次,我觉得他爱要面子。第二次看到破庙中的榜文时,武松才明白,这冈上是真的有老虎。但他还是不下山住店,文中提到武松的内心独白。就是他想,如果现在下山那个店家肯定会笑话他。这点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点。幸好他武艺高强,不然早都喝得烂醉,被虎吃掉了。不听劝,还能知道他的一个性格就是自以为是。自己觉得我已经多次走了这条路。哪会有什么老虎,假如店家也没有告诉他结局可能是不幸的。人家林冲是坑兄弟坑别人而武松却是自己坑自己。
在杀嫂的情节中,体现了武松很多的优点。整体来看,武松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武大死后,在他心中最大的事,可能就是找到杀武大的坏人了。细节来看,他的思维很发达很活跃,逻辑清晰。犹如侦探破案一一推理。先是详细的审,潘金莲找出破绽,找到所有参与的人及事。即使潘金莲已经做得非常完美了,但问题还是出在了她的那张嘴上,依旧了露马脚。
我还想提一下那个县衙,就因为西门庆给了钱,贿赂了里面的人,这件冤案政府就可以放下不管了。可见当时社会的腐败与无能。可武松是个重情义的人。他不可能把这件事就这么扔下不管,自己来解决。
武松这么正直的人最后却沦为了施恩的杀人工具。原因是武松觉得施恩是他的恩人,在牢中找人,对他万般伺候很关心他。后来也是施恩他好的不得了。答应了施恩帮他夺回快活林。站在武松的角度小,因为施恩对他太好,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报答施恩。关键在于还是武松的性格,重情义。或许在他心目中已经把施恩当做好朋友,来自于好朋友的忙,也必须得帮。以我的观点,认为武松不应该杀了鸳鸯楼上那么多人,这是一个杀手应该做的事,且武松并不是。
武松在我心目中他是个好汉。算不上英雄,英雄应该为国为民,而武松最后却因为要报恩,杀了很多人。难道他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吗?如果对他好就可以无条件帮忙,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重情义,是一个好的性格特点。但也并不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