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月的风,夹杂着一丝清冷。远处摇曳的杜鹃花随风飘摇,仿佛在替游子们祭奠故人。
年复一年漂泊的心,在看见蹒跚的父母时,涌起一阵心酸。清明的雨就这样下了很多年,也不知打湿了多少思念故人的心情。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身边最亲的人,从没有走散,他们还在原地默默的守护着我们。
柳树抽出了嫩叶,桃花也长出了新枝,万物似乎都在更新,但记忆深处总有些久远的感情,无法忘怀。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也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时光总是在不停地旋转,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只剩下一些东西会永远的在记忆里驻足,并且永不褪色。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对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来说,想起每年的清明,总是多了份悲伤和离愁,厨房飘来熟悉的味道,你帮我把书包背上,兜里总是装满了零食,多希望那个人还在身旁。
02
那时候我们都希望有最朴素的生活,却忘了珍惜一起生活的人。总是等到错过了才知道追悔,那些不断在岁月里翻滚颠簸、看起来在生命中割舍不掉的人还是离开了。
每个人从少年到老年,从朝阳走向夕阳,所有的过程都爬满了时间的皱纹。
人生如朝露,我们总是希望美好可以永恒,岁月能够无流,但这一切总会在刹那之间,从繁华变成荒芜。
漫长的人生旅途,依然还在继续。思念成为了一串加粗的省略号,翻起泛黄的相册,便仿佛故人还在我身边,只是去了另一个远方。
漫步在郊外的草地,斟酌着故去的雨滴,曾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其实早已经离散很多年,原来守着时光约定的人,也会下落不明。
总是感叹人生太过短暂,这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崎岖,而陪我们看过一段风景的人终究会提前下车,回想起曾经那些支离破碎的美好,总觉得这世间还有很多希望。
可有些人的离去,却仓促到我们来不及挥手就已不见踪迹。
那天他说:“似乎所有的人都处于将要离开我,或者正在准备离开,还有一些已经离开我了。下着小雨的天气我感觉就是离别该有的样子。”
人生相聚短暂,别离也是最漫长的,风带不走牵挂,最终我们也会了无心绪,回归自然。就像开心的时候觉得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伤心的时候感到万物枯萎,寒风刺骨。
03
在一声声叹息中,乡音传递着悲伤,忧愁充斥着心痛。思绪如杨花飘絮而又凋零,那些岁月也从熟悉变得陌生。逝者如斯,生者随安。
纵是相逢还不相识,可每到夜晚时分,还是会梦回到那个起点,而后也终于明白,世界从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我们也不能永远定格美好的画面,更留不住时间。
回望过去,抱怨昨天,抱怨生活是一件半成品,觉得日子很无聊,却浑然不知生活教会了我们许多。
其实我们不该做青春里的逃逸者,也更不要轻易浪费余生。
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于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不能总是想着别人怎么活,更不能一直为别人而活,我们需要的是去珍惜,珍惜生活给予我们的风景。
我们都曾羡慕,羡慕那片纤尘不染的生活,没有落地黄花的悲伤,也没有离愁别绪的情境;羡慕年华不会老去,生命不会褪色,流年依旧热烈而又温暖。
而被悲伤笼罩的清明,只能迎接孤独向晚的黄昏,独自面对黑夜,看透红尘俗世的月光。站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尘世的孟婆汤,只能期盼来世再见。
生命一旦走到了尽头,就是一辈子的终结,所谓回不去的直白话,就是永久的不能复活。
烟雨清明,雾里朦胧。走过生命的壮阔,微风吹动发梢,风起时是问候,回眸时亦是想念。和着离人的清歌,只能将心底的缅怀,呈现在大地青草的勃然生机中。
当寂静的黑夜袭来,孔明灯飞上夜空的时候,我会静静地为那些已经离去的人祈祷和祝福,也为离去的亲人捎去思念和离愁。逝者可以安息,生者依然要负重前行,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