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了,找到的人就对了
28的年纪,遇到最烦的事就是被催婚,认识不认识你的人,在知道你的28年龄时,一定会扮演一个“好心人”提醒你,年纪大了,差不多该结婚了,不要太挑,将就将就就可以了。纳尼,每当遇到这种事,我总还笑咪咪的说,顺其自然,不慌不慌。其实我心里早就已经翻了几百个几千个白眼了,心想本小姐结不结婚干你鸟事,咸吃萝卜淡操心。
这样说可能太躁动了,可是生活中总有这么些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预你的生活,他们只是用大众的思维来评价你,只要你做了不随大流的事,好像谁都可以教导你两句,而且我还不可以不乐意,真是岂有此理。
吹了这么多,不是想说被催婚的烦躁。而是想说,这种问题估计不只有我遇到过,估计同龄的未婚人士都可能遇到,而我们之所以不随大流,我想只是我们在等那个我们觉得对的人,那到底谁是对的人呢?共同的三观,聊不完的话题,相似的,互补的?又或许都有,今天无意中看了古典老师专栏《伴侣应该找相似的,还是互补的?》,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找到了答案。
两个相似的人,比两个互补的人更有可能走到一起。相似性不是指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的门当户对,而是指价值观、消费观等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好关系的秘密是发展出了一套对于当前新生活一致的价值观、消费观,持续保持着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因为,即使两个人背景完全一样,当一方价值观发生了改变,而另一方没同步跟上,两个人也会渐行渐远。
相似的价值观意味着两个人有共同目标,判断相近,只不过分工不同,即使有了冲突,为了一致的目标,也更容易调和。
古典老师的总结,说出了我的心声,如果只为了年纪而结婚,两个人如果价值观相似还好,如果差异太多,那终究还是要各回各家,既然如此何必太过纠结呢?在没遇到那个人的时候把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样或许可以遇到更好的他呢?
结婚常被说成是搭伙过日子,可我想除了是搭伙过日子的伴侣,如果两个人一起为相同的目标成长进步更好吧!毕竟人只活一次,而这一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短暂,与一个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的人,一起战斗,这样的人生会比将就着过有意思吧!
我这番言论不知曾几何时,被批了多少次,可是我还是初心不改,今天看了古典老师的总结,更是初心始终,看来我要在吃瓜群众里更坚毅的成长了,三大姑四大婶五大伯,辛苦你们了,你们估计是洗不了我的脑了,嘻嘻嘻……
借用古典老师的总结:
在感性中寻找相似性,在理性中走进婚姻;
愿你爱上熟悉的陌生人,遇上重逢的灵魂。
“学会用来自心底的爱,去影响和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