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我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不同于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记忆是信息输入后的处理过程。
曾经有人用“摄像机”来形容记忆,描述我们复述曾经发现事件时,就是再次放映曾经的情景。
但是记忆真的能准确复述了曾经发生的事吗?
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洛夫斯特是记忆研究领域的卓越学者。她在研究中发现,回忆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是准确的再现,而是一种重构。她指出记忆并不稳定,它会调整和改变,会被我们用新信息、现有信息、曾经经历填补回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遗漏的结果即为重构式记忆。
就好比是什么情况呢?你在和别人描述去年冬天去了海南,你以为自己描述的完全是当时的经历。但可能在描述中其他的信息已经重新构建了你的记忆,原因可能是前天你和其他人说这个经历的过程,也可能是别人的描述,也有可能是你曾经相识的经历。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改变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洛夫斯特的研究指出,在司法程序中,目击证人的证词可能也会有记忆重构的情况,他们可能会受到提问措辞的影响,随即改变了他们对事件的记忆。
对此,洛夫斯特设计了一些实验,她假设,若对目击者提出的问题中包含了关于目击事件的错误假设前提,则这个错误信息会混入目击者的记忆且出现在之后的证词中。
实验一是150名学生观看一个约1分钟的短片,内容为一个司机违章通过一禁行路段,导致多车追尾的事故。被试做一份10题的问卷,其中一半被试的问卷中一题为“违章车辆经过禁行路标的时速是多少?”,另一半被试的问卷中一题为“违章车辆右转弯的时速?”其他题目相同,最后一题最关键“这个(违章)车辆在此前有禁行提醒路标吗?”。
第一问题的被试中53%的人表示有,第二问题的被试仅有35%回答有,这已经到达了显著性水平差异。
在实验二中,洛夫斯特采用了延迟记忆的测试方法。让40名被试观看内容为8个示威者干扰班级的视频。看完后被试做问卷,一半被试的问卷一题为“进入教室的4名示威者带头为男性吗?”,另一半被试的问卷一题为“进入教室的12名示威者带头是男性吗?,其余问题相同。
初测一周后,再让被试不看视频的情况下回答新问卷,其中一题为“你看到几名示威者?”,而答案中12名示威者被试组填写人数平均8.85,4名示威者被试组填写的人数平均6.40,当然也有人正确的回忆起数量的,但前者已经有了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问题的措辞变化会对目击者的记忆有很大影响。
洛夫斯特在做了大量的此类实验之后,提出自己的主张,即记忆、回忆的准确性包括重构过程,新信息会被整合到最初的记忆中的时候,重构就发生了。
相较于传统的回忆观点,新理论增加了整合新信息的过程。当再次问你有关问题时,回忆将不再是实际的发生过程,而是你重构记忆。
在司法刑事案件中,洛夫斯特指出目击者多次回答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无意的提问假设(可能来自警察、检察院、出庭的回答等等方面),最后他们的回答都是“建立在改变了的记忆表征基础上的再生意向”。
她的研究对律师复杂提问方式如何影响目击证词的准确性和目击者的信心的影响作出了考察。同时,她的研究也被应用于“幻想记忆”,还有,是关于被压抑的经历和恢复的记忆的见解,即事件最初没有发生,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歪曲的记忆加在一起导致了“压抑”现象的出现(比如一些“受虐”案件或者“受侵”案件)。
最后,你真的还认为记忆准确无误吗?我的提问方式也许正在影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