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文化传承并未间断,与别处相比,礼节与讲究尤为严格。正是因为有习俗各异的节日的点缀,老百姓的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
年俗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讲究也最多。
腊月二十三小年,拜灶爷、吃糖瓜,让灶马老爷去天庭述职时多讲几句好话,这一天家家吃饺子。二十四、五,“扫屋”,一家老少齐上阵,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亮亮堂堂,年的味道愈发浓重。扫完屋,家家户户忙着蒸馒头、卡子、豆包、年糕,我们村的黄米最好,蒸的年糕也最为香甜。二十八,赶最后一个年集,将没有记起来的年货备齐。二十八、二十九,开始贴春联,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红底黑字的对联。三十(没有三十的就是二十九)挂家堂(音),家堂最上画着祖宗夫妇,下面是拜年的景象,空格处写有家谱(仅写在一家之长处)。挂上家堂,屋里的气氛马上变得肃穆,让人心生敬意。
敬天、祭祖、祈福、走亲,这是春节的四大主题。
三十(没有三十的就是二十九)中午,还没吃完午饭,就听着屋外鞭炮阵阵,催促着人们赶紧去坟地接祖宗回家过年。等一家子的男丁聚齐,排着长队到坟地上烧纸、放鞭,路上熟人相见彼此打着招呼,“今年开了多少支(工资之意)?”“考了第几名?”平时人迹罕至的坟地现在人声鼎沸,耳朵也被阵阵鞭炮震得发疼。回到家中,首先要点上蜡烛、烧纸,让逝者上座。
除夕,晚上刚过十二点,村里的鞭炮声陆续响起。男人首先得放几个鞭炮“开门”,以免冲撞了家中的先人。女人起来生火、下水饺,男人负责在下水饺前放鞭炮,长长的鞭炮“噼噼啪啪”。随后,男人带着几个水饺、三只香、几张纸去一家长辈处生香、烧纸,拜祭先人。回到家,要按方位接财神,吃过水饺,烧纸、“发马”。然后,便是拜年。男的一伙,女的一伙,轮番给长辈磕头,嘴里要说着“给爷爷奶奶磕头”。夜色正浓,门口的灯笼点亮了家的温暖,拜年的人身上带着彼此的祝福和对来年的希望,所以并不感到寒冷。
初一走本家亲戚、初二走舅家、初三走姑家、初四回娘家。初三一早将家堂取下,让先人乘着天色未明归去。十五吃过元宵,年才算是过完。过年对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穿新衣、戴新帽,可以放肆玩、肆意吃。
其他节俗
除了过年,在老家中秋算是比较重要的节日。与春节不同,中秋前后常是秋收时节,人们走亲访友得插空。中秋的礼一般少不了月饼、鸡,前些年送鸡都是送袋装的扒鸡,现在生活好了一般送现烤的鸡。中秋要祭月,摆上时鲜水果、月饼,礼后方得享用。记得一年中秋,刚收的蜀黍铺满院子,夜色已凉,蜀黍却存有白昼的温度,热乎乎的让人觉得夏日并未走远。
寒食,老家那天要吃煮鸡蛋。吃过早饭,每个孩子兜里揣着两三个煮鸡蛋去上学,常常在路上就迫不及待地“碰鸡蛋”,碰鸡蛋也有技巧,得用小的一头去碰对方。上小学的时候,清明那一天,学校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步行十几里去扫墓,一路上说说笑笑,用初绿的柳条做口哨,也不觉得累。去陵墓要经过一个长堤,在高高的堤上往下看,觉堤下民居比平时矮了不少。清明时节雨纷纷,不知何故,清明当天不是下雨就是阴天,正与怀念逝者的心情相契合。
端午,吃粽子,家家门前插上茱萸,以避蛇虫。农历十月一前后,每家都去上坟,提前几日修坟、填土,一家老少聚在坟前,压坟头顶、烧纸,逝者的面孔慢慢浮现,心有委屈者可借此大放悲声。
婚俗
婚姻,第一步得是郎有情、妾有意,或是媒人说合,或是自己结识。婚姻大事,丝毫马虎不得,老家有一系列的礼节与讲究。男女婚姻大事基本确定之后,首先要“过彩礼”,男方家长带着亲戚去女方家送彩礼,钱数双方商定、量力而为,过完彩礼意味着双方定下婚约。结婚前几日要去女方家“抬笸箩”,男方家会找本家的几个年青人抬着一个大笸箩去女方家,女方家把新媳妇的衣物放入笸箩中,象征着新媳妇即将离家嫁人。很多人家会把“认路”与“抬笸箩”二件事合二为一,走一遍女方家为接亲认好路。
结婚当日,拜过父母之后,新郎官在伴郎、陪客(老家一般用能说会道的年长一点的亲戚担当陪客)的簇拥下,喜气洋洋地带着“包袱”(内有被子等物品)去女方家接亲。女方家将新郎官迎进门,招待一番,然后新郎官去敲门,用红包诱惑新娘子开门,伴娘自然要为难为难,让新郎懂得珍惜新娘。“找鞋”,要想把新娘子接走,首先要找到被伴娘藏起的婚鞋,这个要充分发挥新郎、伴郎的智慧和想象力,因为她们藏的地方往往很有创意。新娘脖子上要系一根红线,到新郎家要举行“开锁子”仪式。新郎改口叫爸妈、新郎新娘拜过父母之后,新娘子与家人惜别。坐上婚车,在一阵鞭炮声中到达新房,在楼下(或院中)举行“拜天地”仪式,在众人祝福声中,新娘子改口,交换戒指、签订白头偕老的盟约。然后,新娘去卧室“坐床”,双方宾客去吃婚宴。傍晚夫妻喝下合欢酒,晚上行周公之礼。一天结束后,还有“回门”等一系列讲究。
老家的讲究还有很多,比如盖房上梁要放鞭撒糖,一堆人一拥而上,抢糖抢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