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和你一起在学习路上快乐前行的分享者AnoHana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的第二章,一起来看看,何为智力,智力如何发展而来,我们给孩子的回应是否恰逢时机。
Tip1 普通的教育观念
概念
由外界给儿童一些印象(信息),儿童接收这些印象(信息),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发展智力。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弊端
孩子无法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的知识同生活无关。
观点
这种教育观念是局限的,实际上技能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Tip2 蒙特梭利教育观念
概念
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过程
感觉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
孩子们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随后用词语捕获,最后表达出来。
观点
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Tip3 敏感期
概念
儿童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这种特殊的能力就叫“敏感期”。
Tip4 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
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在于:
一方面是在他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
另一方面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对上。
实践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过年时,儿子踩水塘的趣事:孩子对水塘总是毫无抵抗力,充满了吸引力,马力全开冲了进去,吸引了其他小朋友也加入其中,在我看来已成事实,就让孩子们体验感受下。没过多久,身边就突然充满了怒吼、惊叫和恐惧的声音:怎么可以这样?这孩子不懂事啊!弄成这样怎么收拾?小心摔跤!我的天啊!你怎么这么淡定,也不管管……却没有任何一个声音提到与孩子们现在在感受的事有关词语,哪怕是“水”这个字。
其他孩子都被家长领回去了,剩下了儿子一个人呆呆地站那,用无措的眼神看着我,嘴里着急地说着什么,很明显他被吓到了,但还想继续玩。走过去,蹲下来,开玩笑地说:“妈妈的小朋友变成小脏孩喽!再玩5分钟吧,不过你得知道你玩的这叫水塘,水塘里的水会把你弄湿弄脏,下次要穿上雨衣雨鞋才能进去,不然不可以踩,一会儿回去要配合洗澡啊!”儿子的第一声“水塘”诞生于当天洗澡时。
后来每次见到水塘,他都会说这几句话:妈妈,水塘不可以,玩,穿雨鞋。这个故事很平常,但却让我记忆深刻,也是从那天起,我会更加用心地去观察孩子,去抓住他感兴趣的瞬间,让他让他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每天对着卡片重复的那些词孩子不一定明白,但他自己感受过的,他一定会更快更准确地记住听到的关于这个感受的词汇。
你走过同样的经历吗?那些契合与不契合的瞬间,都欢迎一起来交流哦!育儿路上需组队,打怪升级才不累!
预告
明天打算跟大家继续探讨下关于儿童自己感觉这件事,记得关注哈,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