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毒品这一人类公害,是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都是坚决抵制与打击的,为了坚守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底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禁毒和戒毒工作,特别是在戒毒领域有了最新的突破与进展。其中,体育运动对毒瘾戒治有着显著效果,使得广大戒毒工作者和体育科研工作者不断深化运动戒毒的理论研究,完善运动戒毒体系。
在各界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研究运动干预对强制性戒毒人员的后续影响,得出了诸多重要结论。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大样本量、长时间干预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系统研究得出:不论是大、中、小强度的运动对毒瘾患者均有帮助,但是最佳运动强度还有待探索,也是今后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在运动戒毒这一领域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增加青少年时期的体力活动水平可以降低其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期使用毒品的风险和可能性
2.小、中和大强度的运动均有助于减少吸毒成瘾的正反馈过程,中大强的效果可能更为有效,但最佳运动强度尚不明确
3.自主运动可以通过控制和降低吸毒者毒品使用量影响毒瘾形成阶段,这种影响受到运动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等因素影响
4.对于戒毒期间及戒毒后的康复期间,长期、规律、强度为60%~70%最大心率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在改善冰毒、海洛因等依赖者戒毒期间的戒断征和降低复吸率方面更为有效,且效果与毒瘾程度负相关
5.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改善戒毒者的焦虑、压力等指标,对缓解长期戒毒综合征具有明显效果
6.运动干预可以通过上调多巴胺分泌等方式调节奖赏系统功能,控制毒品使用量从而影响毒瘾形成过程
7.运动时间延长,运动量增加可能提高运动对吸毒成瘾的毒瘾形成阶段的影响效果,运动量与毒瘾形成阶段的干预效果可能存在剂量效应
8.运动在减少有毒品接触史人群的药物使用量方面是有效的,可作为一种替代的非药物增强剂发挥作用
9.无论是在毒品摄入前进行运动,还是毒品摄入同时进行运动;无论是强制运动还是自主运动,运动都能减少毒品的自主摄入量
10.运动通过稳定多巴胺水平、增加多巴胺受体等方式改善奖励系统功能,有助于毒瘾的戒除和降低复吸率
虽然我国在运动戒毒这一领域已经取得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在这一领域仍然有很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开发探索,在这一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