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非在年复一年地变老,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
——狄金森
[工作]
我是一名保险代理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访客户,宣传保险,天天如此。每天都会遇到拒绝,每个客户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上周一个客户的理由就是:我非常的遵守规则,风险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个时候非常深刻的理解了头脑极度开放这个原则。
回顾一下这个原则: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会遇到哪两个误区呢:
第一就是,认知盲点:所谓认知盲点就是这件事对你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或者是一片空白
第二是,认知偏差: 所谓认知偏差就是这件事,对于你来说已经有了认知和思考,有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会形成思维惯性,观点惯性,所以我们在对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按照自己已有的观点进行判断。
我们大部分人是不是都觉得自己不会生病,或者是得了癌症的都觉得自己一定会死,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不是我们普遍的心态?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我和你说我们现在去买彩票的话,有一个人会中,你肯定觉得这个人是你自己;但是如果我说等一下有个人和我一起去打针,你肯定不会认为是自己。这就是我们普遍的心态,对不对?都存在侥幸的心理。
看看上图的一条直线,我们出生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光着身子来,光着身子走,但是这一辈子我们都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花钱,出生的时候我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我们来的时候没有钱嘛,走的时候可能花的是我们这辈子挣的钱或者花的是子女给的钱,反正这一辈子我们都要干一件事,活着,呼吸着就得花钱,对不对?
但是我们能赚钱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大约就是25岁到60岁期间。有的人年轻一点出来打工,有的人晚一点,像我大学毕业22岁左右出来工作,但是我可能不会60岁退休,可能55我就退休了,有些人可能60,65,但总的来说大概也就是30年到40年之间,我们是用来赚钱的,这就是我们的收入线。我们要收入线高于支出线,才能一辈子有钱花。因为人活这一辈子赚钱的时间很短,但是要赚的钱很多啊,我们要赚每天吃喝拉撒的钱、要赚买房买车的钱、要赚生育和抚养孩子的钱、要赚孩子长大后创业和成家的钱、还有自己的养老钱,另外每天偶尔发生的冬瓜豆腐应急也要花钱。我们要用这么短的时间赚这么多的钱。
那么问题来了,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本事,有两件事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是老天爷说了算的,因为在这短短的30年,40年当中,我们可能会发生意外,可能会发生疾病,当然也有可能不发生,我们最希望的是不发生,但是如果他真的来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去应对呢?
其实人生活着就是规划,我们只有理性的冷静的去了解意外,了解重大疾病,我们才有可能更坦然地应对这一切。所以不是告诉你这个事情有多可怕,而是告诉你这件事情发生了要冷静的面对这件事情(很多的人其实到最后是败于无知,不了解。)
就像我们买房,我们了解的信息越多,地理啊,环境啊,房地产开发的优劣势,那我们能拿到房子的时间就会越短,房子的增值空间就越大,所以一件事你越理性对他越了解,那么未来发生了之后应对他就会更从容,更坦然。
[生活]
上周很开心啊,学会了做芝士蛋糕,看着好简单的一个蛋糕,但是却有十几道工序。
哈哈……其实我就是一个打下手的,谢谢老公!
下面这个是网红蛋糕–红丝绒蛋糕,味道不错哦。
和两宝,外婆一起去玩也是非常开心一件事情。
[学习]
以下是截图,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
1.水果店的经营
2.来自 力量从哪里来
李一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学校」的联合创始人,有马甲线的三娃妈妈。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环境时,有能力去创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