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书桌时,总看见案头摊开的空白稿纸。
起初总想着模仿旁人的笔法,在格子里堆砌华丽的辞藻,盼着写出人人称羡的故事,可写着写着,却发现那些生硬的句式、刻意的情节,像不合身的外衣,裹得人喘不过气。
后来某天,窗外的梧桐叶落在稿纸上,叶脉的纹路忽然让人心头一亮——原来好的故事从不是复刻他人的模板,而是把自己的日子揉进笔墨里。
清晨煮咖啡时泛起的奶泡,雨夜回家时路灯拉长的影子,甚至偶尔迷路时撞见的陌生街角,都是独属于自己的素材。
不必执着于主角是否光鲜,也无需强求情节必须圆满,那些带着烟火气的琐碎,那些藏着遗憾的转折,恰恰让故事有了真实的温度。
有人偏爱恢弘的史诗,有人钟情细腻的散文,而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为自己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
不必急着追赶他人的进度,也不用在意旁人的评价,毕竟只有自己,才最清楚每一段文字背后的心境,最懂得每一个章节里的成长。
当暮色渐浓,再看那页曾空白的纸,已写满了属于自己的字句。
或许没有惊心动魄的波澜,却有细水长流的安稳;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一步一印的坚定。
原来所谓书写人生,从来不是要成为完美的作家,而是敢于拿起笔,把自己的喜怒悲欢、起落浮沉,都化作笔下的风景,让每一页都写满真诚,每一段都藏着热爱。
这世间最动人的故事,从来不是模仿而来的精致,而是带着自我温度的真实。
愿我们都能握紧手中的笔,不慌不忙地写下去,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为书中值得回味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