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乐
今晚在蒲公英大学听了曹培杰教授关于《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师》的讲座,瞬间脑洞大开,虽然此刻已夜深人静,但怕明天忘掉,所以简单的记录下来。
董老师:曹教授,您好!很荣幸今天听了您的讲座《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师》,还能第一个提问。
曹教授:董老师,您好!可以听得到,您有什么问题?
董老师:曹教授,您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学校,他们学校有298门课程,都是老师自己开发的课程,他们学校利用家长资源拓宽学生的见识层面,我在上学期也调动了家长资源,如梦想课程中的《理财》课程,我的一个学生他的爸爸在银行上班,我问她能否让你爸爸来给同学们做个关于理财知识的培训,她回去问了他爸爸,他邀请他们银行的理财师夏怡弘女士为孩子们做一场专业的理财知识培训,孩子们既开阔了视野,同时还认识了各个国家不同的货币,(当时夏女士带来了各国真实的货币让孩子们摸、观察),毕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邀请了专业人士进行了讲座,就像您在讲座中说的: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资源的稀缺,未来学校势必走向开放,任何可以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人都是教师,这一点我很认同。从2018年4月份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调动社会资源让飞行员或者空哥空姐为咱们的学生做一场关于航空航天与乘机常识的讲座?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如何才能调动这个社会资源呢?
曹教授:董老师,您提的问题非常好!您可以尝试调动家长资源、校长资源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平台,对于您提的航空航天这个资源,有时候是有限制的,我们要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如北京的八一学校,我们主席上过的学校,这所学校就是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我们蒲公英大学平台可以为贵校联系几所相关的学校进行交流,像董老师提的这个资源有时候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谢谢!
以上为曹教授对我提出问题的解答。我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工厂、企业或单位进行短期实习体验,然后写成报告在班上进行分享汇报实践经验,这样孩子们可以将所学结合实践,知识不与社会脱轨,为未来培养社会人才,因为孩子们终究就会走向社会。
小结:联结世界,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
未来的学校
曹教授提到“未来的学校”,让我对未来的学校产生了向往,可是未来的学校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以美国的一所学校High Tech High School为例, 引出了对未来学校的构想,这所学校没有分门别类的科目、没有上下课铃声,甚至没有考试,学生每天都忙于完成自主选择的项目任务,许多学生为一年一度的展示会而废寝忘食,最后的考试就是以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这体现了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如现在的班级授课制是否也可以改革,一个班级里,有学习能力超强的学生,或许老师上课讲的他早会了,后进生有的还是听不懂,这样的课堂效率其实是很低的,或许可以将课堂根据学生的水平分为不同的小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或许也可以像曹教授提的,可以让学生分门别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或特长去上,也就是私人订制的课程,这样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不至于会的学生已经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让学生难受、老师苦恼的局面,会的学生可以选择高难度的内容,不会的后进生可以慢慢来,这样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未来学校包括三部分:1.学习场景相互融通,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如今天看的关于亲子阅读,在野外安静的地方进行亲子阅读也是学校;2. 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3.学校组织富有弹性,让学生站在教育正中央。
未来的教师
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挑战:
1.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取向的教学可能会被技术取代;
2. 在互联网时代,谁学得更快,谁就是老师,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如此之大,有时候学生知道的老师未必知道,所以,学生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3.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将被改写。
回到现实
在班级授课制中,我们更多把学生当作集体,而非个体。今天,我们势必将学生视为鲜明个性和独特禀赋的学习者。过去,我们将课程编程教材,学生陷入知识的具体细节中无法自拔,未来将会注重知识的完整结构,让学生拥有整合的知识观,因为随着时代更迭,知识迭代更新,很多知识随着时代已被淘汰,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的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为祖国未来输送人才。
对教育同仁们的提问:未来学校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