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版权所有,转载请全文转载!
兰亭书法博物馆位于绍兴兰亭景区内,里面陈列介绍了兰亭集和序的创作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观后颇有感叹,回来后找《兰亭集序》仔细阅读,虽说《兰亭集序》流传于世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价值,但唐太宗大力推广,令群臣临摹,也说明这个序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唐太宗所推崇或说乐于教化于民的。
《兰亭集序》原文文本见下图(图片来自网络),神龙本部分截取见后。
《兰亭集序》已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内容。我上学时还没有。所以找来研习一下,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注释和译文,基本都以课本为准,不赘述。
这些注释和解释阅读之后觉得有2处值得商榷的地方,一个是第四段的“不能喻之于怀”的译文,一般翻译为“不能明白于心”,我感觉很不合逻辑,网上查了一下,这个“不能喻之于怀”的解释确实有很多争议。因为前半句已经说感到和古人有非常相同的感受,而且还非常感叹,这半句又说心里不明白,前后矛盾啊。网上找到靠谱的解释是:“不能释怀”。
第二个值得商榷的地方是,第三段开头的“人之相与”,译文翻译为“人与人相处”,这个翻译感觉和第二段完全不搭,第二段在说每个人的快乐可能不同,人也可能喜新厌旧,完全不涉及人和人相处啊。而且这句的意思是说人生短暂,很快就会过去,人与人相处和这个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作者本意为何,现在网上一时还没有找到看似合理的翻译,留作以后再考证吧。
还有一处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岂不痛哉!”这句其实是全文立足点了,译文或赏析解释中都没有重点强调,为什么我觉得这句这么重要呢?因为第三段是全文主要的逻辑构建基础,而第三段前面都在说人生的差异,快乐的差异,快乐的变化无常,进而提示人生终归会终结消失,然并卵?得出什么结论?是什么结论才能推导出第四段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按照其他人的逻辑,观察到快乐的无常之后,应该会落入虚无主义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快乐不一样,一个人的快乐也会变来变去,原来喜欢的后来又不喜欢了,而且这么变来变去,人生就过去了,终归于尽灭,所以虚无主义就有了立足之地:你看看,这么折腾来折腾去还不都是死啊,早死晚死都是死,晚死就是多折腾几次,多喜新厌旧几次而已。除了虚无主义有可乘之机之外,贩售死后救赎的世俗宗教也有市场了:跟我走啊,死后也有出路的。但是王羲之却不认同这些推论,他用了一个“岂不痛哉!”大呼:太痛苦了啊!完全没有超脱出痛苦的本身,完全沉浸在痛苦之中。正是这种立于痛苦之中而不寻求解脱的勇气和定力,才使他既远离虚无主义的陷阱,也远离天堂和净土的诱惑!生命本来如此,快乐和痛苦都如此真实,都如此深刻!“岂不痛哉”和第二段的“信可乐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盘接受快乐和快乐的消逝,才使第四段的结论顺理成章。所以我认为这个”岂不痛哉!“是全文的重点。微言之中隐有大义。
纵观全文,前两段主要是记录这场曲水流觞,一觞一咏的风雅聚会和当时天朗气清给人带来的真切快乐。后两段对人生中的快乐和生死之事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然而并没有导致虚无主义的结论,至第四段对虚无主义的鬼话进行了批判,肯定了快乐的价值,肯定了美的价值,也肯定了人生的价值。
附上我们游兰亭的一些照片吧
兰亭集序神龙本部分截取,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