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后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本心理学的著作,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每句话都发人深思,我感觉到我心中的小孩像被安抚了。
每一段恋情或者婚姻都经过前期的甜蜜、后期的争吵,我们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选择错的人,以至于到最后恨不得掐死对方,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感觉,而又是什么让有的恋情或者婚姻修复过来?《亲密关系》一书揭示了这一点。
就像书里说的一样,亲密关系的过程 ,一开始是互相吸引 ,然后一步步发展出浪漫的火花 。人一旦坠入情网 ,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 ,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 。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 ,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 ,其实在于需求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追寻自己的重要性,想要自己成为那个最特别的人。我们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得满足感以及安全感。然而事与愿违,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只有我们自己能给自己。我们要求别人来爱我们 ,那就是否认我们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 。觉得不被爱 ,必定会让我们产生一些缺乏爱的信念 。于是 ,即使伴侣向我们保证我们是可爱的 ,我们内心却有一个更强大的声音说我们并不可爱 。如此一来 ,不管伴侣提出多少证据来证明我们值得被爱 ,都是不够的 。就好像耳塞能阻断声音一样 ,期望也会阻断内心的爱 。
在期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不然带来的是失望以及愤恨。我们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对的人。我们开始沮丧,我们心中的小孩就会导致我们做出一些偏差行为。最重要的两项行为就是权力斗争以及报复心理。我们不停地想要证明对方是错的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争吵的过程中,我们不满对方的地方恰恰透露的是对自己的不满。而我们却忽略了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而在这个时候你会刻意伤害对方 ,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 。在报复的时候 ,你会得到一种冷冰冰的快感 ,但这种行为很快就会让人上瘾 。问题是 ,伤害亲近的人 ,会在你的痛苦之上 ,又添加一层罪恶感 ,如此雪上加霜 ,你就会更想要报复 。
而我们来反思这些痛苦,就会发现小时候的一些创伤就会浮上水面,不被重视的痛苦,觉得没人爱的痛苦。然而,人必须经历痛苦才能成长,而人却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只要我们能对自己的痛苦负责 ,不怪罪对方 ,表达自己的痛 ,让它浮上台面 ,我们就可以选择爱自己 。
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 ,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 ,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 ,能对我们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在经历过幻灭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自省。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好的、不好的、丑陋的……神圣的一面。在内省阶段 ,你将有机会去了解到你和伴侣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你会发现 ,你对待伴侣的方式事实上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 。你接下来的首要任务 ,就是接受并整合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停止争执并提供支持 ,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他 /她 ,并且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 。不要让自己变成迫害者 ,不要好坏不分 ;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 ,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 。内省的阶段让我们了解的信息是 :你对伴侣付出什么 ,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 。
我们要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我们要用心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我们的内心会为我们做出选择。
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心里真正在乎的又是什么。我们爱一个人,因为这个人让我们想要变得更好,让我们更爱自己。
亲爱的小孩,我愿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