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伟大之处可能就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也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多么好,你能走到哪里,能够走多远,永远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所以你是想成为一名灵魂饱满技能娴熟充满“高级感”的培训师还是一名庸碌无为忙于应付的普通培训者,选择权永远在你!
高级感是量体裁衣的个性定制
一场培训从开场设计、授课技巧、知识传递到案例引用等都是在营造一场学习体验,一场关乎低级与高级的体验,怎样打造一场定制化的高级体验?试试下面这几点:
从形式至上到内容为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场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培训背后到底是学以致用还是雁过无声?这其实和培训内容本身的淬炼打磨有关,一些培训项目我们往往注重呈现形式而少了对培训内容的深究,这往往容易将培训做低级!培训内容是否与受众息息相关?是否符合零售现状?内容案例是否实时更新?内容讲授是否专业?授课技巧是否能够调动学员积极参与体验并乐在其中?只有不断在这些问题背后深究打磨,不断对过往培训进行复盘总结,时刻关注零售动态,经常刻意练习,最终才能做到从形式至上到内容为王!
从死磕课程到深究受众
一场高级的培训其实就是一场培训讲师与受众学员的深刻对话,这场对话中不是你讲的越多,内容越详尽越佳,而是你给予学员一种你很了解我的需要,你很懂我的焦虑,你能解决我问题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死磕严谨的课程逻辑和结构化的知识传递所给不了的!什么能给?一定是对受众所面临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零售情景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于受众自身能力发展进行评估后再进行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才能给予学员一种量身定制高级感!
从走过场到充满仪式感
一场培训相当于一次组织活动,从培训开始前对于培训的可行性调研到培训项目设计,再到培训实施中的邀请函、学员人数统计、课程执行、课后跟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细节无数,如果把这过程当作培训必须走的一个过场,那无疑是低级的培训,但如果用心设计,也可以让走过场变为充满仪式感的体验,甚至还可以将学员的体验一步步推到峰值!
少则是多的高级感
中国先圣老子道德经中对于大道至简,用少则多,多则惑6个字进行诠释,而近代很多高端品牌的设计也强调少则多的设计原则,还有很多西方的哲学家也推从做减法的哲学,由此可见,少则多也同样适用于培训之中,且想要做高级感十足的培训,少即是多一定是高级的一种核心体现!
培训的少与多
少强调的更多是我们在培训前就应该具备抓取核心的能力,我们也应该把培训作为企业宝贵的资源来看待,好钢用在刀刃上,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定强调的是合理性和有效性。少还意味着做精,让每一场培训都是精品,每一场培训都能带给零售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每一场培训都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少则是多,强调的是适度原则、效率优先,“多”并不等同于“好”,如何实现我们付出的精力与收获的成效之间最大程度的平衡,是一种最高效率的选择,也是一种培训做得高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