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十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出现了一批神秘的人类,他们可以算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他们创造的神话体系被后来的很多民族接受和继承,甚至一直持续深入地影响了几千年后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有一种说法现代欧美文明也是在这群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下发展开来的。这群牛逼的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他们就是——苏美尔人。
如果仔细研究苏美人的历史和文化,你会觉得他们似乎像一群开了挂的人。在那个地球和人类还处于蛮荒的时代,苏美人已经发展出了高度繁荣的文明,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合金和青铜;在他们古老典籍中,我们甚至能找到与现代星相图几乎毫无二致的图案。然而真正让他们被世人所知的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告别蛮荒走向文明理性时代的标志,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然而苏美人不仅用文字记录事物,还开始用它来撰写充满想象的文学作品。这个过程就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有署名可查的诗人和作者——月之女祭司恩杜安娜。
公元前24世纪萨尔贡大帝经过征战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帝国,阿卡德人在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阿卡德楔形文字。为了统治和管理王国的南方地区,他任命自己的女儿,阿卡德的公主——恩杜安娜前往南方城市乌尔担任当地月神庙的高级女祭司。
在苏美人的神话里,月亮神名南那,也叫南纳。他是风神恩利尔的长子。常以留着天青色胡须的长者出现。他每天乘坐小船遨游在辽阔的夜空中,这条小船在凡人的眼中就是一弯新月。变圆的新月好似一顶闪闪发光的王冠,这无疑是南那的冠冕。因为月亮不断进行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在人们眼中,他具有神秘的色彩,被认为“众神都无法看透心思的神”。作为月神的高级女祭司,恩杜安娜必须要保持纯洁,终身不能嫁人,平常除了做一些事务性的祈祷之外,很多时候恩杜安娜都只能一个人守着空旷的月神庙。然而真是这种孤独的生活激发了恩杜安娜的写作潜力。她先后为西帕尔、埃利、埃什南纳等城市的寺庙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苏美尔神庙赞美诗”的赞美诗,这些诗词藻优美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它们后来被整理为《苏美尔神庙赞美集》。
根据记载,父亲死后,她的兄弟里姆什登基为王,当时的恩杜安娜参与了可能是反对他兄弟统治的政治事件,失败后的她被自己的弟弟驱逐除了王国,不过后来她又被恢复了女祭司的地位。这段故事出自她的作品《伊楠娜的狂欢》,里面详细记载了她被放逐以及后来复职的种种。在她去世之后,喜欢她的诗歌和作品的人们一直以各种形式来纪念她,最后恩杜安娜获得了半神的地位,在寺庙中被人膜拜。
1927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在苏美尔城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刻有恩杜安娜形象的石盘,她才第一次被世人所知,其后她的作品陆续在两河流域的皇家墓葬中被发现了出来。1958年第一篇关于恩杜安娜学术文章的发表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眼光,1968年Hallo和Van Dijk将恩杜安娜的作品翻译成册,至此我们才能在她的作品中去追溯和想象几千年前这位才女公主的文采及心思。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恩杜安娜的作品或许算不上词句华丽内容丰富,但是她却是迄今为止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署名作者,后世有人称她为“苏美尔文学领域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