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会做些临时、独特、不确性的事情,有时候做得很好,有时候结果却差强人意,做事的方式分两种:第一种,奉行计划没有变化快,有些人做到哪算哪,随身所欲;第二种,主张预则立,不预则废,会有些系统方法来指导;有些小的简单事情可以用第一种方式,对于复杂的事情最好能按照第二种方式,对于第二种那怎么做呢?
关键字:关系人、需求、目标、成果、活动、执行、收尾
定义干系人,分析干系人,影响力评估,抓住重点干系人,把重点干系人的需求转换成目标,目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利用目标优化矩阵,筛选出最关键的目标。
对最关键的目标进行wbs分解,树状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成果,相互独立、完全穷举,分解方法两种,一种按组成结构组成部份分,另外一种按阶段分,每个阶段输出产物。所有要产生的成果一定是名词组成,一直往下细分,分得不能再分为止,最细的一层就是工作包成果。
对于最细的工作成果,倒推出实现工作成果的活动,活动是动词组成,定义活动清单,以成果为导向,干最必要的事情,对活动清单进行分析,分析完成的耗时、分析活动需要的资源(人机料法环或者人、工具、环境、材料、钱),筹备资源、分析活动路径以及前置活动,活动的网路分析,找出主干活动以及对活动的优化(串联和并联),定出活动的执行人、计划开始结束时间、以及耗时,做成甘特图计划。
按照计划执行活动,跟踪执行的结果,检验活动的产出物成果是否与wbs分解的成果是否一致,
收尾,总结每个成果是否达到了目标,满足了重点干系人的需求,产生闭环。
以家庭旅游项目为例:
首先识别干系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几个孩子。每个人的需求可能千差万别,以国内旅游,小孩可能想去香港迪士尼得到快乐,爸爸可能去去西藏领略风土人文再适当放松,妈妈可能想去三亚,躲避酷冷的冬季,爷爷可能想去南京,回忆抗日。奶奶可能想.…...
怎么办?
需求:找出关键成员的需求,假设爸爸的需求,转目标:十二月五号八点从北京自驾西藏,十二月十五号回。
把目标分解成果:西藏有哪些点,每个景点能得到什么。
活动清单:怎么去每个景点,去这些景点,什么时间,需要哪些资源(车、地图、装备等)、参与人,谁当司机,输出成果、景点的优先顺序
活动计划:谁、什么时候、去哪、做什么。
执行、收尾。
项目的管理,重要的是范围和需求的确认、计划的安排和进度把控,其它环节出现的问题很有可能前面需求和计划没控好,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