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孤独放过谁?一读〈百年孤独〉

每晚睡前1小时,读完了《百年孤独》。

刚开始读的时候,共鸣点特别多,于是就想赶紧下手写读后感,边写边读,以写促读,开了个头,却没静下心来好好写。直到现在读完了,觉得该写了,却因为亮点太多,无从下笔。真是一部巨著。

文字大气磅礴却又不失细腻委婉;

情节在挑恸心弦紧绷处,却戛然而止;

对夸张事物的表述,口吻平实,轻描淡写,却令人咋舌;

不多说一句废话,让你去思考,让你去感叹,字里行间背后的力量大得匪夷所思;

没有悬念,却无处不是悬念,每天睡前吸引自己回来,来到这个孤独又繁忙的马孔多小镇;

甚至在翻开书的那一刹,觉得自己也是孤独至极,生活在马孔多的某一个长满青苔的角落里。

《百年孤独》这本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 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谈拉丁美洲的历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枯燥的,但是,人性是想通的,我们抛开拉美的历史不说,来谈浅层次上的共鸣点。

家族的第一人: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勇猛无畏,果敢担当,同时又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具有浓厚的兴趣,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新发明,在面临一次次长久投入后的失败后,从不气馁,为了新发明,废寝忘食,不顾家人质疑与反对,首先,他是务实的,每一项发明,他都想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提升发明本身的效率和价值。但是,信息的闭塞,环境的束缚,与他那颗追求进步的狂热的心,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遐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孤独无以复加,以至于疯掉,被绑在了栗树上,被暴雨浇淋,烈日炙烤。这些外在环境的折磨远远比不上他的孤独更让人煎熬。他有崇高的改变马孔多落后现状的理想,却在一次次碰壁与落差中沦陷了心性,这又是他不务实的地方,这一点反而不如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好像一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且对家庭重要的事情,不放弃任何一个家人,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寄予厚望,(而她的后代中没有一个继承了她的坚毅与活力)哪怕最后失明,也一直保持着高于常人的清醒,保持着主动思考的动脑习惯,这大概是女人的优势,与男人的天马行空不同,女人独有的土地感,让她坚忍不拔,活力持久。但是,“老去”是一个无力回天的自然规律与本质,辛勤操劳一生的她,在老去的时候,慢慢枯萎萎缩,甚至变成了第五代人的玩具,有一次差点挖掉她的眼睛,把她扔进谷仓的柜子险些被老鼠吃掉,“她日渐一日越发瘦小,变成胎儿,变成木乃伊,到最后几个月仿佛裹着睡衣的李子干,她就像一个刚出生的老妪”,就这样,活了大约一百二十五岁的她,见证了马孔多小镇从无到有,从安静原始到骚动浮夸到萎靡不振,最后,“像只小蟋蟀似的死了”。

两个人孕育出的六代子孙,似乎没有一个正常人,却也没有任何相似的两个人,各有各的特性,却都逃脱不掉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特质。而更可悲的是,这些孤独的未来宿命,都早已被写在了那些一直未被破译的羊皮卷上,直到布恩迪亚在历史的最后时刻才破译,“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当最后一个布恩迪亚翻译出这句话的时候,如何的毛骨悚然,这一句话,把七代人一百年的宿命串了起来。所有的过程,都失去了色彩,无力又苍白。

每个时代,每个人,终此一生,都逃不掉孤独的到访,只是孤独的原因不同,孤独的形式各异,每个人对待孤独的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人生走向。

此刻,你在干嘛?

消遣孤独还是利用孤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离开。 如今我们希望时光可以停留在陪伴上 同样十年,家乡和异乡给人的记忆永远是不一样。 ...
    零下五十五度阅读 274评论 0 2
  • 一,什么是体态和步态?有标准体态和标准步态吗? 《步态和体态学》,英文叫《gait and posture》。是建...
    叶昭苏阅读 2,316评论 0 4
  • iMySQL | 老叶茶馆 萌嘟嘟 大蜕-个人博客 Silence.sir MySQL千万级快速分页优化(...
    野狗子嗷嗷嗷阅读 218评论 0 0
  • 如果有机会路过安和桥,还请大家不要往桥上写字刻字,那是我家,它现在已经变成个没灵魂的水泥桥了,本来就心疼,看到桥上...
    当了个当阅读 645评论 0 4
  • 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
    遇了个黑天鹅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