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共标凭借“铁打出”工艺曾出现在ilook《中国新手工》的文章里,这令老刘心中百味杂陈。。。
不知是该为有这样的新人感到欣慰,还是为“铁打出”工艺在中国出现断层感到悲哀!
铁器,最早源于中国。壶、钵、盆、盘各类形态都常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早期很多铁制品均可称作“铁打出”,只是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扩大,渐渐开始用铸造的方式量产罢了。
正是因为工艺的繁琐以及时间成本的夸张,国内铁艺技术已逐渐式微;
而制作铁器的手艺在传到日本后,开始在日本茶道里显现出重要的作用,成为日本茶道的必备品。
现在,在日本南部,手工制铁的技艺得以保留和传承,并且已经从传统的生活用品上升为工艺品的高度。
一件手工铁器往往造价不菲,相比脆弱的陶瓷茶具,铁制茶器更硬朗、冷峻。
其中,尤以日本南部手工生产的铁器最为有名,身价不菲,成为茶道玩家的收藏之好。
事实上,手工制造铁器的技艺有多种,比如之前向大家介绍的砂铸法和失蜡法,而最考验技术的当数“铁打出”。
“铁打出”之技始于江户时期,即仅以一块铁片,将作品全貌以锤打方式来完成。
这个过程中,需要将铁片不断反复加热后锤打、延伸,除了厚度均一,更要拿捏各个细部的锤打力道,以及弯曲连接处的成形处理,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
由于铁的延展性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其难度几为金工之绝,而且此技艺早已面临后继无人。
在日本谈及铁打出,不得不提的便是帝室技艺员山田宗美(1871-1916)。
先给大家看一看山田宗美本人的照片,很帅,用今天的话说,颜值很高。
山田宗美是1871明治4年出生在现在的石川县加賀市。本名長三郎,世世代代为加賀藩鍛冶刀具为业。
祖父那一届开始制作盔甲,明治維新以后开始做民用品。宗美14岁开始随着父亲学习镶嵌和打出技法。
20岁继承家业号“宗美”,宗美的作品最大的特征是、被称为叫做“锤起法”的一种工艺,这个工艺难度非常的大。
金属的延展性排列是,金、银、铜、铝、铁。如果不是合金的话,铁很难打成薄片儿和拉成细丝。
当然温度的变化会让铁的延展性变好,所以在高温下才能把铁片打成各式各样的形状。
山田宗美也以其千锤百炼的系列作品被业内评价为“在金工壶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铁打出作品出费工耗时、失败率高,遗世作品不多,宗美殁后6年(1981)加贺市美术馆曾集结日本公、私藏品共41件,举办了“铁打出名工-山田宗美展”,以兹纪念;
到了2003年加贺市财团法人和加贺地域振兴事业业团等有关单位,在加贺Art-Gallery以“铁打出-山田宗美的世界展”为名举办展会。
展出了山田宗美50件、山田宗光6件、宗光及宗美合作1件、宗世13件、宗元1件共71件,但两次展览中宗美有18件,宗光有3件事重复展出的。
上图中兔子的耳朵里面都是空的,可想而知,这个难度是相当大。
如果只是打出来一个形状倒是容易。但是打的生动需要极其高超的技艺,无论什么样复杂的形状,都没有接缝。
就是说没有焊接,这么复杂的形状就是靠加热后反复的N次捶打出来的。这在全国世界的艺术品当中都非常的罕见。
这里我们讲的只是技术,再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大家看到鸽子里面是空的,这个是技术。再看鸽子的神态表情,刻画的也及其到位,这就是艺术。
大家仔细看鸽子的脚下踩着瓦片啊,这个瓦片的图案是“飞鸿延年”。这里给大家对比一张汉代的瓦当。
中国的清代紫砂壶里面也经常有这样的图案。说明山田宗美对中华文化也是相当的了解和喜爱。山田宗美也制作茶道具,就是铁包银的壶。
同时,“铁打出”也不断为山田宗美赢得赞誉,揽获国内外展赏奖项三十余次。
而山田宗美由“铁打出”延伸创造的铁包银壶具,更是“骨灰级”藏家心头之好,一旦拥有,就不会再行转手。
铁包银是先将银器成型,再用“铁打出”锤出与银器大小吻合的铁片,最后进行紧密接合。
银和铁两种金属被利用的美轮美奂。主要是山田宗美的水准非常的高,这把壶做的很拙。
拙可不容易,它是在精和雅的基础上的大美。需要艺术家在创作时候有一颗单纯的心和突出的观察力。
刘哥胡(壶)论
铁的延展性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其工艺难度可见一斑。加之匠人创造赋予其艺术价值,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难度让人却步,“铁打出”工艺面临后继无人,虽然中国在这方面出现了断层,但欣慰有人敢于迎难而上,国之大幸。
•END•
本期关键词:铁打出、铁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