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本书中所教授的ICPS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社会交往问题。通过提问而不是告知,通过启发而不是评判,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一、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1.首先,和孩子玩字词游戏
六组重要的字词(小宝宝早点学会这些词 面对冲突更多选择):
①是/不
②和/或者
③一些/所有
④之前/之后
⑤现在/以后
⑥相同/不同
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教会孩子观察行为之前之后的区别,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从而敢于自己解决问题。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2.接着,理解他人的感受
常用词汇: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
方法一:
看图游戏。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头强,当他被熊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方法二:
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情感类词汇。
方法三:
讨论感受。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
还有,更多的字词练习
更高级的几组词汇:
①合适/不合适
②如果/那么
③可能/或许
④为什么/因为
⑤公平/不公平
教孩子用这些词造句,当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高级词汇的时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多了起来。
然后,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寻找解决方法的步骤,当孩子和他人发生矛盾,家长可以用一下步骤:
之前和之后:教孩子用之前和之后的句式来描述一件事。你打迈克之前。。。 你打迈克之后。。。
故事接龙:和孩子编一些故事,让孩子进行接龙。
3.寻找解决办法
①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
②感受如何?(你们俩的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
③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高兴?)
④先写出这些办法。拿出纸写下来 显得很正式
⑤如果不管用,那么我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直到找到解决办法。
⑥告诉孩子''这个”就叫作(分享)、(宽容)、(协调)……
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帮助孩子想象各种可能的后果。
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
提出问题。
引导多种方法。
遇到好的解决方法,停下来,写在左边。
探索另一个故事的结果,把结果写在右边。
如帮助孩子设想打游戏的后果。让孩子多说。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例子:问孩子打游戏觉得会有什么后果?
孩子答:'答会戴眼镜,学习成绩不好
父母说最主要担心你成瘾。玩东西成瘾会什么事都做不好,失去自控力,被游戏控制。
孩子如果真的自律了 及时肯定鼓励。让孩子理解这件事做对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告诉他 今天你表现好 因为你表现出了自律。这就是自律。尽量不要物质奖励 但要及时肯定孩子: 表现出了坚持的品质 表现出了男子汉气概。
总原则
①关注孩子的想法 。问问题 感受 怎么办 倾听后 不要非的得拉到你的价值观层面上 因为勉强 效果肯定不好 父母要不评判的谈话 。如你这样做不对 你应该怎么做。这是高难度的谈话。如果评判,对方会情绪反弹。让孩子表达 因为所以 之前 之后 讲述证件事情和内心的感受 而不是更多评判 你应该怎么做 你为什么不试试。。。
2.让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替孩子 让他学会解决问题。把解决任务的事多交给孩子。父母对孩子身上的好的地方 好不吝啬的肯定表扬。说起孩子那种骄傲发自内心。夫妻直接也是。老婆讲到老公也是毫不掩饰的崇拜
3.为解决问题而思考的过程是重点 而不是把每件事做到完美是重点。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 得罪人或有伤害→担心每件事的结其实更重要的孩子的人生收获成长了吗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不是看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