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为师(2023)
【每年的今天,更新一下这篇小文】
今天是教师节。既然是教师的节日,怎么能够忘记第一个教师呢?
《论语•述而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前半句经常被引用,后半句说的少些但更重要,因为它指明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夫子的断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我们的行为中肯定有好的部分,当然,也会有不足的地方。以人为镜,学习改善和引以为鉴,这就是所谓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夫子所强调的基本概念“仁”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人我关系的建设,这个建设的基础就是“善”。由此延展开来,夫子认为的人我关系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变得更加实际。恐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到山东后都好奇当地人称呼外地人为“老湿儿”。在过去的一年中,淄博烧烤验证了“仁”。
如果把具象的人抽离出来,那么,以善为师恐怕正是夫子的意思吧。接下来,让我们尝试着回到夫子的逻辑中。
首先,人性向善,这是人生的动力,不存在本善或本恶。向善显然意味着人们愿意去学习美好,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老师只有相信学生拥有向善的本来动力,才会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内心的善,使他成为更美好的人。
其次,善并不总能得到必然的回报。设若一定有因果,善必定落入投机主义的渊薮。正是因为没有回报,才让善得到执念并光辉起来。老师对善的秉持达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状态,才是先师所期待的。
第三,至善正是因为持续的择善和从善,这并不容易,当然也没没有想象中那般困难。阳明先生最终将心学归结为“致良知”不正是一种最为简明的方法论吗?而涤生先生通过每日日记日日内省以达至圣不更是简易的法门吗?
夫子的伟大,正是因为他将形而上的逻辑实际地应用到伦理系统建设中,从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了独一无二的人我师生关系,这正是中华文化不间断的根基。
以善为师。是为纪念,纪念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