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朱自清写过一篇散文,名字叫做《论无话可说》,开头是这样,十年前我写过诗;后来不写诗了,写散文;步入中年以后,散文也不大写的出了--现在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许多人苦于有话说不出,另有许多人苦于有话无处说;他们的苦还在话中,我这无话可说的苦却在话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
咋一看感觉特别高级,说实话我也没怎么看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拿他当素材。也许他的无话可说真的比我们高级,但是,其本质也是无话可说,可是为什么人家无话可说可以说的这么高级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相信也会有许多人在面临写作的时候都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境地。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
我自己总结一下,许多人在无话可说的时候都会直接开始乱编,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后整篇文章特别紊乱,有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个人亲生经历)我觉得编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编也不能随便编,首先得确定一个主题,由主题向外发散,以主题为茎干生长枝干,冠以巨大的树冠,这样文章编出来才会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