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女人不怕被辜负?V1.0

结婚誓词:

我愿意她成为我的妻子,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至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一)

以前管过一个病人,刚30岁,特别的美丽,就算在病中,也非常的惹人怜爱。

她与老公是大学同学,自由恋爱,为了老公,她远嫁他乡;为了老公孩子,她回家做了全职太太。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事业,只有婚姻和爱情。

现在她患病了,而且是很重的病,只有老公可以依靠。

住院的过程中她出现了很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她这么年轻,而且病不是癌症,虽然不能根除,但如果闯过这一关,还是有可能恢复比较正常的生活的,我们都觉得值得拼一拼。

但是,当我陪外科大夫跟她老公谈手术签字的时候,无论我们说什么,她老公来来去去只有一句话:“你们能保证我不会人财两空吗?”

一瞬间,我为她悲哀至极。

我不知道她还记不记的他们的结婚誓词,我想她老公肯定是记得的,因为他在等待“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

他老公最终也没有签字,而是选择了带她回家,没过几天,我就听到了她去世的消息。

这是我见过的最惨痛的被辜负,以生命为代价。

一个女人,当她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却发现自己所托非人,其内心的痛苦可能要比死亡还大吧!

(二)

感情不像事业,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就一定会有所获;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有时,被辜负,是难以避免的。

张幼仪,这个以民国以来新式离婚的第一人而让大家知道女人,就是这样一个被辜负的人,

1915年,16岁的她,嫁给了徐志摩,开始了她痛苦的一生。

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婚后,张幼仪很快怀孕生子。

而徐志摩,却迫不及待地离家去北京求学,之后去国外留学,在那里遇到了命中的“女神”林徽因,他毫不顾忌自己有妻有子的身份,对林徽因开始了疯狂的追求。

1920年,在徐家父母的催促下,张幼仪去英国与徐志摩团聚,张幼仪怀了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可是当她怀着一丝期待与喜悦告诉徐志摩这个消息时,听到的却是让她打掉孩子离婚。之后,徐志摩就突然从张幼仪的生活中消失了,张幼仪只好投奔在柏林的哥哥。

生下孩子刚一个月,徐志摩追到柏林,目的很明确:让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片刻都不能等。张幼仪没有过多纠缠,执笔签字。

这样的辜负,也是使人痛彻心扉的,然而张幼仪并未就此沉湎痛苦,也未做徒劳的努力去试图挽回徐志摩的心。

回国后,张幼仪办起了云裳服装公司,渐渐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她将云裳服装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云裳服装选料考究,款式创新,注重细节,很快在上海风靡起来。

随后,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找到张幼仪,请她出任该银行总裁。张幼仪的励精图治,很快扭亏为盈,创造了金融界的奇迹。

50岁时,她在香港嫁给一位租住在她楼下的中医,性情温和。

多年后,提起离婚,她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张幼仪之所以离婚后能够成长,并获得自己的幸福,在于她从那段感情里面走了出来。

(三)

另外一个有才有貌的而被辜负的名女人,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却始终没有放下已经离她而去的爱情。

于凤至家世好,美貌,有文化,有思想,嫁给了当时的帅府少爷张学良。

无奈张学良在外面花天酒地,红粉不断,可于凤至是个有女子美德的人,她对此充耳不闻,照常照料家人,虽然内心隐忍苦涩,她想用隐忍、端庄、包容,赢得张学良的心。

可惜,上天不帮助她,1927年,张学良在舞场上遇到十六岁的赵绮霞,也就是日后被人所熟知的赵四小姐,两个人一见钟情。张学良带赵四回家,很坚决地对于凤至说:我要把她留下来。

于凤至答应接纳赵四,又一次选择了隐忍。她想自己毕竟是正室,张学良在外面玩够了,还是会回来的。

没想到这个赵四小姐,为了张学良,表现除了异常的火热和魄力,退婚、与父亲闹翻,无视道德礼教,无视亲情留言,不要名分,只要和张学良在一起。张学良也视赵四小姐为人生伴侣。

后来于凤至得了乳腺癌,虽然她病的已经很严重,但是为了保持身材,仍然采用了保守疗法。她幻想着病愈回家,和张学良在一起。

没想到等待她的确实离婚协议书,因为张学良信了基督教,不容三妻四妾这样的事。在于凤至和赵四之间,张学良选择了赵四。

可是,于凤至却仍然没有放弃幻想,直到她去世,死前,她还在痴等,留下遗言:死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要和张学良虽不同生,但要死后同穴。

但最后,张学良在2001年十月去世时,却是葬在了赵四的墓地旁。

她痴痴的等待了一生,却终是被辜负。

(四)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女一号郑微,为了自己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邻家大哥林静考入那个城市的大学,却发现林静不辞而别,去美国留学。

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大学生活的精彩,她用一次醉酒就处理了这场没有开始恋爱的失恋。

在和陈孝正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后,在毕业之际,陈孝正却选择了出国留学,以她最担心的方式离开了她。

但这些并没有让她失去爱人的能力。后来,她对林静说:“那有怎样,我还会一次次的去爱。”

而电影里的女二号阮莞美丽大方、温柔贤惠,被众多男生喜欢,对自己的初恋男友,却一往情深,即便这个初恋男友让别的女同学怀了孕还是一样。

毕业后,初恋男友背弃陪她的诺言,回到家乡,她也没有中断他们的爱情。她终于在看到男友听到她怀孕后惊慌失措的样子后,痛下决心,离开他。

之后,就对爱情心灰意冷,找了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结婚对象,准备结婚。

但却在结婚前夕,因为初恋男友的电话,去赴初恋男友的约会的路上,因匆忙而遭遇车祸而亡。

我想也许这样的死亡就是她最好的结局吧,因为一个以爱情为生命的全部的女子,能有更好的结局吗?

(五)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一段恋情更不是人生的全部。

我们全身心的去爱,但却不以爱情为全部!

我们全身心地去经营婚姻,但在婚姻以外,我们的心灵仍有立足之处。

爱情或婚姻的离散分合,虽然人的因素比较多,但也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当不幸遭遇时,我们不自怨自艾,也不沉湎痛苦,而是能平静接受,重新迎接新的生活。。

懂的珍惜自己,不以爱情和婚姻为全部的女人,不怕被辜负!

(六)

舒婷的致橡树描述了最美好的爱情,

我如果爱你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聪明如你我,希望都做爱情里的那株木棉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