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其实被预设了很多模块。这个想法非常有趣。
就好像我们大部分人天生怕蛇,不怕花。
我们的大脑实际上被预设了很多程序以及模块,而这些模块我觉得应该就是每个人的天赋,而这些天生就在我们大脑里面的模块,就是形成我们初始行为的关键。
这些模块我们可以被激活,也可以学习完全利用已有的模块学习新的东西,从而建立新的属于你自己的大脑模块。
这本书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脑萌生的思想,限制了我们的大脑。
就好像知识的诅咒一样,你所知道的,限制了你学习新的东西。你信仰的真理,阻碍了你了解其他的真理。
就好像我们把被讨厌的勇气,视为自己对于做一件事的真理的时候,可能就看不到别人给你的真正建议。你会把所以你觉得讨厌的东西,预设成为他只是在讨厌你。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经常会遇到和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出现,你跟他说一件事的时候,他理解成为了另外一件事。我们笑称家人或者朋友耳背。
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的情况是因为身边的家人或朋友预设了你可能要说的话,你说的另外的话,被预设成了他以为的那句话。
我现在也渐渐发现,与一个人相处久了之后,会有心有灵犀的感觉,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大脑的某种沟通频率,也可能是对方的大脑已经习惯了你的沟通方式,提前已经预判到了你想要说的话,或者想要做得事情。
你跟家人说帮我把那个拿一下,家人就真的把茶拿过来了。你可以试试,真的很有趣。你心里想一个东西,然后不说出这个东西是什么,就这样去让你的家人或者朋友猜。相处久的人,通常都能猜出来。
我想起来《秘密》那个电影里讲到的吸引力,你给自己的大脑说,想要吸引一杯咖啡,就真的吸引到了一杯咖啡。
我觉得这样的原理是一样的,首先,你要在你的大脑里面想象你要吸引的东西,不断的相信已经得到这个东西的画面,我曾经用这个方法从120多接近130,减到95左右。还用这个方法找到了很久没有联系过的小学同学。
我始终觉得我们的大脑是真的有某种频率存在的。而这种频率,是真的可以不管距离,不管时间,不管地点的有种异乎寻常的感应。
你试着一直想着某个人,时间久了,那个被你想的人,是会感应到的。不管距离多远,天涯海角,或者近在咫尺。对于大脑来说,根本没有这些限制。
想想都觉得非常神奇。
宇宙,好像真的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意识不到,感受不到的频率,但是这个频率就是一直存在的。就好像为什么我们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精神抖擞!
曾经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呢?我们明明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没有像手机充电一样的链接一跟线,就只是睡一觉,就可以恢复能量呢?
两个可能性,一个就是我们自身存在一个能量源,并且能够源源不断的自动的产生能量,第二个可能就是我们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能量体中,只要我们关闭对于外界的干扰,就可以链接这个能量中心,帮助我们恢复能量。
目前来看,第二种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冥想,睡觉,能够恢复我们自身的能量,为什么我们的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能够感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