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习新事物,你是否出现过难以坚持、眼高手低、学了又忘的情况。问题在哪里?有什么方法?如何解?人的大脑其实是一个有缺陷的学习器,它有三个学习缺陷。
【大脑的三个学习缺陷】
①它是一个懒惰重复者和勤劳管理者的结合体。
懒惰的重复者指的是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它掌管的是我们已经形成的重复不变的习惯。大脑最喜欢重复不变,抗拒大幅度变化,因为这样省心。
勤劳的管理者指的是大脑的另一个区域前额皮层 ,它控制我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比如:我们想学习新的技能,就需要打破原来的习惯,形成改变,就得依赖前额皮层去管理,但是需要消耗很大的意志力。
基底神经节与前额皮层的关系,就像“大象”与“骑象人”的关系,“大象”喜欢按照习惯重复的前行,而“骑象人”需要监控与调整路线。一旦“骑象人”的意志力消耗殆尽,新变化还没有产生,“大象”就会恢复旧有的习惯,走回老路。
恍然大悟:
为什么建立一个新习惯这么难?
解决方案:
巧用方法,减少意志力消耗。用功利性的学习弥补大脑学习的缺陷,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学习后立马应用。
②它是一个很容易就被满足感欺骗的小孩。
大脑的奖励机制分不清现实的成果和未来承诺的成果。学习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下去。比如:很多东西看着都会,但一动手就不行。
恍然大悟:
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不会说?
解决方案:
采用功利性学习策略,在工作中应用。
③它是一个忘性超大的不靠谱存储体。
大脑是一个特别会忘事的存储体。它的记忆方式与存储卡相同,它就像用水在纸上写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很快就干了、没了。大脑需要达到长时记忆必须重复足够多次。
恍然大悟:有多少人有毅力坚持重复足够多次呢?
解决方案:
功利性学习策略,在工作中重复使用。
【如何做】三步做到功利性
①选问题
选择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学习。
②定范围
确定学习范围:根据问题解决的迫切度,时间充裕,可以学全面一点,时间紧张就学具体方法和技巧。
确定学习顺序:优先学习要用的。
③实际用(怎么用)
没有经验就严格套用。否则你会纠结是方法没用,还是你没用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