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以家里没有人照顾我为由,将我送到离家约3里的外婆家,好在那时外婆家人多,我就这样混到了5岁。那时候我也不愿意回家,因为父母总是在吵架对骂,然后就是动手,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母亲去世,那年我25岁,家庭生活与我而言,就是噩梦,不堪回首。
据说我小时候也好待,外婆干农活时就将我放在田埂上的阴凉处,带点水和小零食,不吵也不闹。
从我记事起,我的印象中父母就是一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三天一动手,我厌极了也害怕极了这样的日子。刚开始邻居还过来劝劝,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习惯了,自然大家都不愿意来劝架了。
常常半夜睡一觉醒来,发现父母打架,父亲拽着母亲的头发往墙上或者床头撞,而母亲则抓父亲,有次将父亲的脸抓了好深的一道痕,母亲也时常被父亲打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打架厉害的时候,各种农具都用的上,像铁锹、锄头,至今我都不明白,多大的深仇大恨能动手至此。我和弟弟将父母拉开,放到不同的房间,然后我和弟弟就在客厅里坐着等天亮,上学早读,这样的夜冰冷而又漫长。
那时候我还特别害怕过年,别人的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我家的新年也是热热闹闹的,不过是父母吵架热热闹闹的。从年尾吵到年头,年年如此,吵架的原因都是拜年礼,说到底就是钱。
农忙时节也是打架的高峰期,原因只有一个:父亲太懒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父亲懒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候别人家都忙着干农活,父亲忙着打牌睡觉,农忙时节最多就是挑稻把子回家,其余的杂活能不伸手就不伸手,那种感觉就像是给别人打短工一样,我不知道他是哪儿来的优越感。从小我就帮母亲干农活,做着和我年龄不相符的农活,别人都说以后谁娶到我就有福气了,勤快。现在回头想想,懂事太早的孩子太心酸,念书的时候,一到开学交学费,父母就吵嘴打架,我很小就不想读书了,奈何性格倔强的母亲还是用棍子赶着我上学。上大学时,基本上不找父母要生活费了,有时还将做兼职的钱给父亲,以此想换的父亲对母亲好点,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从来就没有因为我的隐忍而善待母亲。
毕业那年,母亲意外去世了,我知道我一直想护她周全的人没有了,我对父亲积蓄多年的抱怨瞬间爆发,只想匆匆嫁人,早点离开他。事实上,父亲也盼着我早点结婚,以此他可以获得好名声,把女儿供出来了,他也可以重新找个老伴。结婚后,我对父亲不闻不问,父亲对我也是,在父亲眼里,我就是个多余的,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母亲说:‘要不是看在儿子的份上,我早把你打跑了’,在他眼里,女儿就不是个人,从小我就学着让弟弟,什么都不争,只祈求父母不吵架,家庭和睦,现在看来,这个是我经历的最大的笑话。
现在我很能护她周全时,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