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玄奘偈颂有感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这是唐代玄奘大师,一首描述八识的著名偈颂。坦诚的说,过去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头雾水,两眼迷茫。什么三藏啊,七浪啊,根身器呀全然不懂是什么意思。

如今再读,真的是心生喜悦。

好棒的偈颂一首!

也对自己的持续学习心怀感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说这三藏,是指能藏,所藏和执藏。

我们都知道,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也叫藏识。它具有能藏,所藏和执藏三大功能。而能藏是指它有主动将前六识的一切行为转化为种子(也叫业种)的能力;所藏是指它并不将转化成的新种子存放到别的地方,而是根据种子是善是恶等属性,有条理的储藏于它自己的内部;执藏呢,是指当这些种子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转化为外界的客观事件和具体行为之前,这些种子,无论身体是否死亡或者这个物理世界是否崩溃,它都永远不会消失。

眼耳鼻舌身意所指的是我们常说的前六识。前六识的所有行为和与这些行为相对的外部世界,我们称之为“现行”。意思就是说,这些行为或行为所依的外境,都是现实中的行为和外境。而这些行为将自发的持续通过第七识末那识,被作为新的种子存储在第八识里。这个就叫做”从现行到种子”的过程。

这些种子在某一世某一个适当的时候就会出来,根据自身善或恶的属性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同时作用于行为者(也就是当初那个种子的作者),从而使行为者,产生各种痛苦的遭遇或者是快乐的经历等果报。这就叫“种子起现行”的过程。

突然明白了,在力量之源课上,包剑英老师常常提到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道理。原来种子和阿赖耶识是这样一种互生又互存的关系。

原来,阿赖耶识才是我们生死六道的主人,三世轮回的主体呀!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种子与现行”之间无休止的互动过程,那么整个六道和生死轮回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往,我们是无明之中被各种业力牵引着向东向西,生来死去,升降沉浮,犹如业种下的傀儡,长劫流浪于六道苦海。

那么如何了生脱死呢?

当然是修道。

那又如何修得正道呢?

其实,修道的过程,同样也是“种子与现行”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种下一个新的”法种”,通过不间断的修行增长并令其成熟。最终,将是涅槃的实现和轮回的终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自下第二叹其自利利他功德 行能益己。名为自利。行能兼润。说为利他。菩萨所行。要不出此。故赞叹...
    篱下老人阅读 6,394评论 0 1
  • 回到了高一,用三年的时间准备了自己已经知道考题范围的高考,这次考得比以前好了很多。 填志愿的时候,发着光的幕后黑手...
    下寒阅读 2,890评论 0 1
  • sarlmoclen阅读 1,571评论 0 1
  • 匆匆加班回家,刚刚赶到家读书交流已经开始,为了便于学习,我直接开着扬声器,家人都觉得我莫名其妙,可我却乐在...
    小扉儿阅读 1,279评论 0 0
  • 我想去一个天很蓝,草很绿,有个风车,有个木屋,有条二哈的地方拍属于我一个人的婚纱照。不愿意承认,我想有个不离不弃的...
    帅气的小毛驴儿阅读 1,684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