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25年,仅回家两次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等了一早上,才来了第一位顾客。这位阿姨是来修鞋的,鞋底磨了,想补一下。
几分钟的功夫,鞋修好了,姚廷义摆手示意,不要钱,“上次你也来过,算了。”
在西安市铁炉庙村,姚廷义靠修鞋为生。
昨天一早,他照例出摊。铺在地上的塑料布,摆着鞋油、鞋刷子和几把雨伞。天很冷,塑料布在寒风中簌簌作响。
除了修鞋,他还修电饭锅、高压锅,更换拉链。“我从小物理学的好,一般的小家电,都可以修,”有人过来和他搭话,他很自信的介绍,可以很专业的讲出物理术语。
姚廷义55岁,贵州人。小时候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高考,便开始自力更生,自谋生路。
“一把刷子一盒油,走遍天下都不愁。”1991年,姚廷义和妻子离婚,那一年,他的女儿6岁,儿子5岁。离异后,他从贵州老家出发,第一站去了昆明,后来又辗转去了西藏、新疆、内蒙古、上海等地——因为行动不便,他一直得靠拐杖走路。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外打工,走到哪儿就把“家”安到哪儿,从不觉得苦,“除了港澳台,几乎跑遍了全中国。”
期间,他也想过换个别的工作,但每次都因为身体原因遭拒。
一路打工,姚廷义经历着人情冷暖,同时也收获着感动和关怀。“好心人多,”他说,在北京时,他租住市场的房东很友好,不仅给他免费提供店面,逢年过节时,街办还给他生活补助。
去年2月14日,姚廷义到了西安,并花200多元购买了一台补鞋机。
早上8点出摊,晚上天黑了回家,他在自己的鞋摊上,一坐就是一天。每天晚上做一顿饭,第二天中午把剩饭热一下吃。
他日子过得很节俭,为了省路费,在外打工25年,仅回过两次家。
好在姚廷义手艺好,人又朴实,来的大多是回头客,每月可以挣一千多元。“西安是古城,我很喜欢这里,”来西安后,姚廷义还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虽然骑起来比较吃力,但有时雨天不出摊,他就骑车去转,“修理也是门手艺活,挣得不多,还要租房子,但我过得很充实,这样自食其力,很好。”
让姚廷义欣慰的是,他的大女儿今年31岁,儿子30岁。孩子们想着接他回老家,但是他不愿回去,“我自己摆摊,不想给孩子们添负担。”
眼下,又一年过了了,姚廷义说,今年过年,他仍然不能回去,“趁着现在多挣点钱,”说完,他习惯性地搓了搓手,那双手,宽大、结实,茧子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