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样一段话:“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会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有的时候,我们在规划好时间去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因种种原因,而违背了自己定下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按时去完成工作任务。这或许是我们的通病,明明已经规划好了,却未能如期去完成,却未能去坚持,导致了做好的规划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什么用处,而后再想着去做发现已经很难继续。
做事拖拖拉拉好像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枷锁,我们办事的效率也事倍功半。好像每次布置的任务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根本都不想去行动,匆匆忙忙地赶出来,结果弄得一塌糊涂,最后还得重新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了事。
摆脱这样现状可能很困难。但滴水可以穿石,铁杵可以磨成针,只要找对方法持之以恒,再牢固的枷锁,也可以摆脱束缚。
首先要建立时间观念,制定工作计划,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预防拖延症的发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分为轻重缓急,并制定适合的完成方案与时间节点。积极的自我监督,自我督促。下面我具体的给出了5个方法。
1、每天把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罗列一个表格,每件事都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你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在这个时间期限内把要做的事情做好。比如晚上9点前要完成洗漱,10点前要躺到床上准备睡觉;
2、把一件事情的最后截止时间主观提前,给自己些许紧迫感,比如一份文件原本是9点要,你可以给自己规定在8点之前做好,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不拖延,同时有效地节省出很多时间;
3、克服拖延心理,明确自己做一件事情的目标。你可以花上一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去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把它写在纸上,并附注达成目标的方法步骤,有了大目标和详细的小步骤,并严格执行,拖延症也会慢慢消失;
4、抵制诱惑,增强自制力。把手机和电脑丢到一边,然后开始做你选出的最紧急最重要的一件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分心,直到这件事情做完。
5、仪式感。仪式感有一种魔力,他会让你非常愉快地去完成拖延中的事情,比如在做作业之前收拾干净书桌,整洁的书桌会激发你写作业的欲望,乐此不疲,摆脱拖延症。
拖延不该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