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德鲁克理论
内容提要: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所以企业只有创新和市场营销两项基本职能。创新和市场营销都是为了创造顾客,创新增加了消费者盈余,从而增加销售量,市场营销增加了消费者盈余转化率,从而增加销售量,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顾客。
德鲁克的管理学理论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他创立了现代管理学,他是基础理论学派的代表。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恰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所以企业有且只有两项基本职能: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不等同与发明。创新是一种经济上的术语,而非技术上的术语(如图5-1所示)。”
图5-1 企业的目的与手段
从手段目的链的角度说,创造顾客是企业的目的,而创新和市场营销是企业达到目的的手段。创新是产生新的消费者盈余,而营销是将消费者盈余转化为销售量。企业包含两种主要的活动,一种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一种是交易价值的活动。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的角度说,企业通过组织员工的力量和资源F,将其用在创造价值的的方向上α,并作用于某种原材料,经过时间t,从而产生成果nmV。这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通过将产生的成果nmV与客户进行交易,从而完成创造顾客的过程,而交易的是双方的广义动量nmV。
管理学上的基础理论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是相同的。在经济学上,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与购买量正相关,消费者利益越大,购买量越多;消费者成本与购买量负相关,消费者成本越高,购买量越少。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消费者成本,所以消费者盈余与购买量正相关。由于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成本的主要因素,所以以商品价格代表消费者成本。
设商品的价值为B(Benefit),商品的价格为P(Price),消费者盈余为S(Surplus),购买量为Q(Quantity),消费者盈余转化为购买量的函数为K,则
Q=K(B-P)
将此公式称为需求定律公式或需求公式(如图5-2所示)。
图5-2 需求定律框图
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在市场中的表现形式为市场营销和推销,即在消费者利益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也可以改变购买量。
杰克•特劳特说:“彼得•德鲁克自1954年开始,终其一生都在说: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我则花了40多年时间,来告诉全球的企业人士如何创造顾客:关键在于通过精准定位获得顾客心智的认同。”杰克•特劳特在市场营销上创造了定位理论,通过定位理论可以提高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从而增加购买量Q。
企业创造了消费者盈余(B-P),通过市场营销增加了盈余转化率K,进而创造了购买量Q=K(B-P),则企业实现了自己的宗旨:创造顾客。所以,有三种因素会影响购买量: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和盈余转化率。
如果将单个产品的利润设为I(Interest),产品的成本设为C(Cost),则I=P-C。结合需求定律公式Q=K(B-P),总利润T(Total)等于购买量乘以单个产品的利润,即T=QI=K(B-P)(P-C)。
需求定律也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作者会在经济学通论中进行详细阐述。
成果MV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内容提要: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一个负反馈模型,有了目标管理,才能集中自己的力量、资源和时间向完成这个目标的方向努力,而没有目标的话,那么这些力量、资源和时间就没有方向,不会有什么成果。在有了目标之后,向目标方向努力会产生成果,而成果和目标之间会有偏差,通过自我控制来调整自己的力量、资源和时间,而不是别人的命令,来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这就是控制理论中的负反馈模型,通过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偏差调整输出,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就是要达成的成果MV。
德鲁克说:“企业管理需要的就是一个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能够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担负责任,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起团队合作和集体协作,并能调和个人目标与共同利益。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指出了企业要达到的成果MV,员工和管理者需要将自己和企业的力量F作用于资源(作用点),花费时间t用在达成成果的方向α上,来获得成果MV。有了目标的管理,使企业集中力量完成目标而不是做些无用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德鲁克说:“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就在于:管理者能因此而控制自己的绩效。自我控制意味着更明确的工作动机:要追求最好的表现,制定更高的绩效目标和更宏伟的愿景,而不只是达标而已。……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能够使我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代替强制式的管理。……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水平,管理者除了要了解自己的目标外,还必须有能力通过目标的实现与否,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每位管理者都应该拥有评估自己绩效水平所需的信息,而且应该及早获取这些信息,以便能做出必要的修正,并达到预定的目标。”目标管理使管理者可以通过广义动量定理Fαt=MV来产生需要的成果MV,然后通过获取自己成果的信息,与目标进行比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达到预定的目标。目标与结果比较,然后以偏差修正行为的方式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如图5-3所示)。
图5-3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所以,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与系统思考的负反馈的结合。
分权管理或者权利下放,就是目标管理的层级分解,每一层级控制自己的输入来达到上级要求的目标,其本质是在下一层级形成自己的负反馈系统,通过结果和目标的偏差来指导完成目标。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M——Measurable:可测量,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相关,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时效,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为SMART增加了两项,变成了PE-SMART。
P——Positively Phrase:运用正面词语。
E——Ecologically Sound:符合整体平衡,人力、财力、时间、都要符合。
使用目标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若干战术目标,再将战术目标分解成更小的战术目标,一直分解到可以执行的目标。管理人员和员工通过自我控制来完成每一个小的战术目标,形成许多小的负反馈环,小的战术目标完成就可以合成大的战术目标,然后再合成更大的战术目标直到战略目标的完成,每一个战术和战略目标的完成也是更大一层级的负反馈,每一层级都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产出成果,通过负反馈的目标和成果的偏差指导完成预定目标。目标通过分解而容易完成和控制,成果通过合成则形成最大的成果。
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为什么强烈反对目标管理呢?
德鲁克在他1954年写成的管理学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从福特汽车公司濒临倒闭的案例中得出结论,“指导和控制管理者行为的应该是绩效目标而非他的老板”,“(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则对目标导向的管理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戴明在1980年代十分明确的告诫:“绩效考核、不管称它为控制管理或什么其它名字,包括目标管理在内,是唯一对今日美国管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他们的争论是目标导向还是过程导向的差异。没有目标的过程,结果会很随机和难以控制;没有过程的目标,是不现实的。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看,德鲁克和戴明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戴明强调的是过程导向Fαt,德鲁克强调的是成果导向MV,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和戴明的PDCA环都是负反馈模型。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正面
《可以量化的经济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经济学》正面
使用物理学分析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让它们从艺术变为科学!
可量化研究网站:www.keliang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