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不断下跌,应该引起警觉
在整个10月份17个交易日中,10年期国债期货T1712有11个交易日收跌,在临近月末的10月25日、10月27日、10月30日下调幅度较大,分别收跌0.57%、0.44%和0.88%。
从10月9日至10月31日,可统计的1842只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增长率平均值为-0.33%;从截至10月31日的近5日净值增长率来看,其中1118只债基净值均为下降状态,占比61%。
股市惊悚也就算了,债市也跟着凑热闹。债券早已背叛了自己低风险之名,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
有市场人士认为,是由于债市杠杆率太高,在长达近一年的去杠杆过程中,债市自然需要充当标杆的作用,是去杠杆起了作用。
有的人认为,债市在近期持续暴跌的背后,除了市场对金融监管加强的预期,还包括对经济增长、流动性层面的担忧,以及海外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海外风险偏好的上升。
不管什么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关注。
债券是什么?实质上债券的价值在于背后发行的信用价值。如果整个市场的债券都在下跌,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整个信用体系的价值在降低。2017年一年发生了几起重大债券到期违约风险。
侨兴债券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在10月30日刚刚发生的丹东港集团,突然发布了《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未按期足额兑付本金的公告》,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宣布丹东港集团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以下简称“14丹东港MTN001”)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每一个破产和金融危机基本上都跟负债有关,没有钱还债,导致资金链断裂。我们应该没有忘记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起因是由于美国的次级债券。所以,债市确实是一个值得监管层高度重视的市场。
幸运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有人说十九大是债券下跌的推手,在杠杆率日益爆棚的今日,做这样的推手没有什么不可,因为市场并没有那么理性,如果只依靠看不见的手,那么会在某一时刻被迫遭受的损失比自己主动承担损失要严重,会失控。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了那么年,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更应该如履薄冰。债券几轮下跌后,更值得我们质问自己,如果债券产品本身足够的硬气,没有泡沫,怎么可能受到些恫吓就会下跌,显然债券已经虚脬了。
其实,全球都在变得保守,在努力缩小外债率。今年加拿大央行两次加息、英国央行11月较大概率加息,欧央行在上周五的议息会正式公告明年初削减一半资产购买计划。 美国也在酝酿第三次加息机会。
谁都害怕下一次金融危机,尤其各国负债率都在增加。我们也不能从内部开始防范。
我们应该敬畏某些信息,债券问题的下跌反应的是国内市场问题,也是当前困扰中国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应该主动戳破泡沫的方式去杠杆。现在市场流行债转股的方式,感觉只是把损失淡化,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就像是把污染物排入大海,并没有消失。让资产增产比较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