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传》——张宏杰
论家世普通,天赋一般甚至有些“笨拙”的人如何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成为最后的半个圣人。
我最佩服曾国藩的不是他对自我的管理,而是他即便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即将落幕,即使他明白努力改变不了失败的事实,但他仍然倾尽全力去挽救这个腐朽又愚昧的清朝政府。皇帝对他的猜疑,周围人的不理解从来都不是他失败的借口。
前期的曾国藩的失败次数太多,甚至有过两次自杀的经历(都被身边人救下来)。但是他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颓废与沮丧中,而是很快振作起来进行自我复盘与反省,他对自己的这种反思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曾国藩成功经验之一的写日记复盘被后来很多名人效仿,实践证明即使到今天坚持写日记仍然是非常高效的方式。
此外,曾国藩另一高明之处是做事思考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一些“聪明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不认输,不服输。正如他的湘军,当初有多少人不看好,后来就有多少人敬佩崇拜。
我想这就是曾国藩为什么会忽然大火的原因。
成为自己都佩服自己的人。
2.《树王 棋王 孩子王》——阿城
简单的故事,细腻的写法,意犹未尽的结尾。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忽然问自己“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再翻一页,竟然有点遗憾作者为什么没有接着写下去。这三篇名气最大的是棋王,但是打动我的却是树王,看到肖疙瘩的结局,我竟无语凝噎,但似乎又不吐不快。
我想有些事你可以选择不信,但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3. 《超级个体》——徐大维
如何能够从竞争激烈的领域里脱颖而出?如何能够在众多的路标中选择当下最好的选择?如何与人打好交道?如何成就最好的自己?
此书会有答案。
这本书穿插了作者许多职业生涯中亲身经历的故事,说教中不乏趣味性,此外作者也总结了一些写作演讲的技巧,读完之后有一种迫不及待去行动的错觉。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世界上所有的事,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
4.《简单的逻辑学》——[美] D.Q.麦克论尼
正如罗素所说,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逻辑问题。
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读起某段文字或者听到一些话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什么不对,原因可能就是出现了某种逻辑问题。如今铺天盖地的消息令人眼花缭乱,而你是否能够从层层迷障中分析事物的本质,抓住事实的依据。我想这本书会满足你不再被别人的观点和结果牵着走,而是根据自己的逻辑线梳导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5.《周恩来最后600天》——顾保孜
这个月去了淮安周恩来的纪念馆,返程的时候在平板上看了这本书。
最后的600天,周恩来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治疗,二是工作。看完这本书,我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特别是最后的两篇真的是催人泪下。
最后,发一张在纪念馆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