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曾国藩的大儿子纪泽向父亲请教:儿子读书十多年了,总像还未得到读书的奥妙似的,父亲,这读书到底有没有诀窍?
曾国藩说:读书没有诀窍,就在于深思熟虑,但要说一点没有也不是。
以我之见,读书的诀窍就在看、读、写、作四字紧密相连,每日不可缺一。
看,指的是默观。就如你看《史记》《韩文》《汉书》之类的书籍。
读,指的是高声朗读。如《四书》《诗》唐诗宋词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写,指抄写。对于好的文、句和章节,不但看、读,还要写。抄写一遍后,记得更加牢固。
作,指的作诗文,不拘体裁,都应一一为之。且作诗文宜在二三十岁前立定规模,达三十则难长进。
年少的时候不应该过度讲面子、怕出丑。如果不趁年轻多多尝试,等到以后年纪大了,就愈发不肯尝试了。
纪泽又问:儿子素日读书,对于书上讲的,常常觉得似乎是明白了,但仔细想起来,又无甚心得,这不知是什么原因?
曾国藩答道:你的这个困惑,我年轻时候读书时也常遇到。
朱子教人读书,曾经讲过八个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虚心是指虚怀若谷,不存成见。
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
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
也就是说,善于读书的人必得心胸开阔,视书如水,自己则像花、稻、鱼、足一样接受水的滋养,浸润。
而切己体察就是说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便是如此了。
众所周知,曾国藩并不是读书天分极高的人。
坊间传闻一轶事:曾国藩每日必读书到深夜,一次,家中来了小偷,潜伏梁上,只待曾国藩睡觉后行偷窃之事。哪知曾国藩背诵一篇文章迟迟记不住,又不肯放弃,一直背诵至天明。小偷失去耐心,跳出来将文章流畅地背出来,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读书之法数不胜数,大体不外乎听说读写之类,至于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应用,个人经历不同,感受不一,心得各异。
然而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是永恒的主题。
知道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不一定能坚持,学到不一定能运用。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其所依靠的正是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道路与方法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所以,找到正确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读书如此,做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