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界有两个池子,一个澄澈如水晶,一个浑浊似泥浆。天使从澄澈池中诞生,带着爱的记忆;牲口从浑浊池中托生,只记得鞭子的滋味。这传说在我家乡流传已久,直到我遇见志远,才明白其中的真意。
志远的父亲林铁山是村里有名的石匠,粗糙的大手上布满老茧,眼神凌厉如刀。他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就像石头,需要不断敲打才能成型。七岁那年,志远因为算错一道算术题,被父亲一巴掌扇得两耳嗡嗡作响。
"笨得像头猪!"林铁山的声音震得窗棂嗡嗡作响,"我林铁山的儿子怎么能这么没用?"
小志远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天晚上,他蜷缩在被窝里,听着父亲气急败坏地一边喂牛,一边骂骂咧咧嫌弃自己的声音,他觉得自己像极了棚里拴着的那头牛。
志远在这样惊恐里努力拼搏,但总是不能如父亲心愿。就算小有进步,父亲也总会用讥讽,让他回想起曾经不堪的过往。
父亲的言语就像是利刺,每一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刺穿志远的信心。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信心,就像只气球,一次次拼尽全力吹满,但只要一听见父亲的声音,那气球就会漏气。因为父亲的话,尖刻锋利,每每一针见血。让志远羞愧的是,父亲说的都是事实,而自己那气球本身就是有补丁的。
直到毕业的头一年,班里来了位姓陈的年轻女老师。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总是抑扬顿挫。第一次单元测试,志远考了倒数第三。下课后,他浑身发抖地等着挨训,却听见陈老师说:"志远,你的字写得很工整,我看了你的试卷,其实都会,只是太着急了。"
陈老师的话,像一束阳光照进志远幽暗的角落。那天,志远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但陈老师却带头鼓掌。放学路上,他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书包里装着陈老师送的一支笔,还有张卡片,上面写着:"给有星星般眼睛的林志远同学"。
然而好景不长。期中考试林志远进步了十五名,兴冲冲跑回家报喜,却被父亲泼了冷水:"瞎猫碰上死耗子,得意什么?"那天晚饭时,林铁山把成绩单拍在桌上:"语文才85分?我给你吃的米饭都是猪饲料吗?!"饭桌下,志远的手紧紧攥着陈老师送的钢笔,笔帽上的小星星硌得掌心生疼。
好在,陈老师总能提振志远的信心,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每当父亲再次讥讽他,他就会想起陈老师说过的话:"不要埋怨父母,有些人只会用鞭子,因为他们没见过爱长什么样。"
时间如白驹过隙。志远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企,凭借过人才干很快升任部门主管。一次团队会议上,他看见年轻下属小王交来的方案漏洞百出,顿时拍案而起:"这种垃圾也敢拿来给我看?你脑子里装的是豆腐渣吗?"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愣住了——这分明是当年父亲的语气。
那年春节回家,路上遇见已成为中学校长的陈老师,说起工作:"团队业绩越来越差,我骂得越凶,他们错得越多。"陈老师镜片后的眼睛依然温和:"记得天界两个池子的传说吗?用恐惧驱使的人,永远只能得到挣扎,而非奔跑。"
回城的高铁上,林志远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色,想起儿子上次手工出错时,自己脱口而出的"你怎么这么笨"。儿子当时眼神瞬间黯淡的样子,像极了童年的自己。
周一晨会上,实习生小王战战兢兢地汇报时,志远说:"这个创意方向很好,"林志远指着PPT某一页,"如果把市场数据再细化些会更完美,需要我帮你联系数据分析部吗?"小王的眼睛里生出了光彩,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突然解冻。
三个月后,部门业绩跃居公司榜首。庆功宴上,小王喝得微醺,红着眼睛说:"老大,你不知道你那天说'需要帮忙吗'的时候,我差点哭出来。在那以前,我每天晚上做噩梦都在改方案,被你骂..."林志远举杯的手顿了顿,想起自己三十年前那个不敢哭出声的夜晚。
去幼儿园小朋友接儿子,小男孩跑得小脸通红,扑进林志远怀里:"爸爸,我得了小红花!"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儿子脸上,林志远轻轻擦去他鼻尖的汗珠:"我儿子是最棒的,爸爸为你骄傲。"
回家的路上,志远把儿子扛在肩头,儿子快乐地手舞足蹈:"我喜欢现在的爸爸!”“为什么?”“爸爸现在不再老是皱眉毛啦!”
林志远怔了怔,他抓住儿子的小手,想起了父亲临终前干枯的手紧紧抓着他,浑浊的眼里满是来不及说出口的遗憾,他脱口说道:“爸爸以前不知道,爱比鞭子更有力量。"
儿子不明所以,勾头看他,他说:"就像你养的小仓鼠,如果总是吓它,它就会缩在角落里发抖。但如果你每天温柔地喂它,它就会主动跑来亲你的手指,对吗?"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指着天边:"看!两朵云挨在一起,像两个大水池子!"夕阳将云层染成金红色,确实像极了传说中的那两个托生池。
云端之上,或许真有两个池子。但人间最珍贵的奇迹,莫过于从浑浊池中爬出的人,最终学会了天使的语言。当爱像春雨般浸润心灵的裂缝,再坚硬的顽石也会开出花来。毕竟,能让灵魂真正奔跑的,从来不是背后的鞭子,而是前方那束温暖的光。